特約記者/莊適寧 編譯
擔任密蘇里新聞學院(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匯流新聞學(convergence journalism)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擔任雷諾茲新聞學院(The Reynolds Journalism Institute)首位空拍新聞主任的賈德˙斯利夫卡(Judd Slivka),分享了在過去兩年中,有關無人空拍機如何使用在新聞媒體報導上的一系列觀察紀錄。這些實驗進行的地點是在一處牧場上方,賈德透過實驗教導學生如何在無人機的螢幕上校正經緯度。
(圖片來源:unsplash)
(以下為第一人稱方式撰寫)
本文中有一些來自「密蘇里州無人機新聞學飛行實驗室」助教的建議,有一些則是來自學生的電子郵件。這些郵件反映學生在測試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包括他們所指出的,我的指導有錯誤的地方。除了教學,此文也可提供給所有使用無人機進行新聞工作的媒體業者參考,因為除了少部分擁有飛行執照的人,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學,也都經歷過某些相同過程:像是為了參加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編號第107號的考試,有些人有老師,但有些人只是看教科書或Youtube頻道自學。將無人機使用得完美無缺並非必要,最終目的,是將無人機所拍的東西清楚明瞭地記錄下。
教我們使用空拍機的,通常都不是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認證的飛行教官。教授此一技能者不僅僅是學者,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此領域的開拓者,教導那些對此抱有興趣的學員們。這些人對飛行既不感興趣,也未曾在飛行學校受訓。所以教授者面臨的挑戰是:無論我們是在教室還是新聞編輯室,我們該如何教授在新聞媒體上以專業技術來使用空拍機呢?底下是我的經驗,供任何想要駕駛無人空拍機的人參考。
- 擁有電動遊戲體驗的人學得更快更有效率
在為期15週的課程當中,最具有天賦的人是電玩遊戲玩家,他們的飛行技巧讓人咋舌。初學者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手眼協調上面,如同玩PC或控制台遊戲來磨練技巧。課程開始時學員間的差異頗大,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能正確控制飛機方向和調整拍攝清晰度。
- 培養學員融入不同文化和語言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考試及用具,設定在大多數學員對於空氣動力學沒有概念的假設基礎上。根據FAA編號107的考試手冊—它是所有飛行員的航空知識手冊,或稱PHFK(Pilot’s Handbook of Aeronautical Knowledge),其中包含許多測驗題的答案,以及基本空氣動力學的詳細章節。但是這教材並沒有被介紹:飛行有一些術語,必須理解它才能了解考試的問題並做答。當一名準飛行員進行駕駛私人飛機的飛行員訓練時,須有一名飛行教練教他們飛行的術語,以及相關的價質與文化,教授空拍技術也一樣。例如跟學員解釋何謂N-number。我曾花了近一個小時講解指南針的使用法,而大約有一半班上的學員不太理解我在講什麼,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學員必須明瞭“03015KT”意指“東北風風速15節”,這不是一般的用語。
譯註:美國的各型航空器編號皆以N開頭,稱為N-number
- 學員們需在短時間內需吸收大量知識
我教授的是為期15堂的課程。前八週的七堂課都是有關於空氣動力學、領空、氣象、交通程序這些FAA會測試的問題。從中可以發現,學員們在學習上有諸多困難。一個擅長看地圖的學生可輕鬆使用且理解航空剖面圖,但在學習控制空域上卻要費力許多。同樣地,一個對空間領域相當有概念的學習者,對於氣象研判卻很糟糕。談到天氣,我學到的一個教訓是,學生們根本不屑氣象學,因為“它只是七年級科目中的地球科學而已”。我的期中考,相當於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考試,關於天氣問題的答案只有31%的正確率。
學員們在判斷跑道方向/使用指南針的概念上出現很多問題,而且初期的理解能力低得令人驚訝,我針對這兩個主題進行了幾乎整整90分鐘的複習,教導他們如何去定位地圖上某個區域的緯度和經度。
- 關於考試或飛行安全是永遠教不完的
現實就是這樣,因為有太多的訊息需要吸收。教師所能做的只是幫他們畫出重點,解釋危險區域並且協助學員們完成攻讀PHAK(Pilot’s Handbook of Aeronautical Knowledge)的最終目的—考試。獲得107號證書並不保證什麼,但是學員們卻必須要有這份證書。FAA的考試是一句舊格言的完美範例“你最終學習到的就是你淡忘所學後的記憶”,真正實際操作時才會見真章。
- 學生必須抓緊時間練習學好如何飛行
飛行練習需要實際演練。我們每個學生每隔一週就有20-30分鐘的時間實際練習飛行,但我認為這樣還不夠,或許可以安排使用模擬軟體和教導控制技巧來解決。面對面的訓練需要切合實際需求,一開始練習直線移動(直線向上、停止、前進30英尺、停止、向右轉、前進30英尺、停止、下降5英尺等等的練習),這非常適合信心較低的學員們。但是那些比較進階的學員,很快就會對此感到無聊,我們便會轉向更有挑戰性的練習。像是飛8s形和其他綜合的俯仰、翻滾跟盤旋,我更希望能有計畫性地展開一場任務性的訓練。例如,將乾草捆放在飛行區域的中央,並指派學員在乾草堆的周圍做360度的飛行紀錄,並且他們要保持相同的高度和固定的傾斜度;或者讓一名學員照直線走,而另一名操作無人機的學員必須配合前者走路的速度,同時改變飛機高度。這兩個例子都是屬於實際的演練,但仍然是簡單的練習,適合反應較慢的學員。
- 實際應用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我的課程之前是每週一次兩小時。我會花約莫一小時二十分鐘來進行講授,最後的四十分鐘留給學生組成的小組來解決問題。例如:如果我把一部分的航空剖面圖放在螢幕上,並且詢問“KJEF – Jefferson City Memorial Airport (Jefferson City, MO, USA)(傑佛遜紀念機場)是哪一個級別的空域?”但是我更喜歡丟出有趣,並且需要技巧來解決的問題,像:“如果某個地方發生了車禍,而你的新聞主管希望你駕駛無人機空拍一段高空俯瞰影像。你如何判斷你能否在這個空域中使用飛行器拍攝?”
註:我認為這種兩個小時的課程設計其實是錯的。我應該以每週各使用五十分鐘 的時間來設計課程,並且在第二堂課時進行測驗,這等於是包含對上一堂課 程的內容複習。
- 訓練學員們的多層次思維能力
這既是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測試內容,也是現實世界的運作模式。如果僅僅向學生展示預計的天氣報告是不夠的。例如:光是判斷“明天早上六點該起飛嗎?”這樣的提問,就需要即刻思考好幾個面向的情況進行判斷。因為,根據所要拍攝的對象所在,必須判斷的因素還包括明早的能見度、風向等等。
雖然依然是照著教學手冊的指引,但我們需要教導學員們自己判斷。當今的 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只想得到非黑即白的答案,而事實是,如果教導他們以正確的方式飛行,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們確實不會犯錯。但是判斷訓練成敗的關 鍵是在那些接近麻煩時刻的灰色地帶,而那也正是會造成人員損傷的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