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獎
「愛滋歧視在台灣-軍校生阿立的故事」
聯合晚報  105.08.15~106.06.17
何振忠、張宗智、李樹人、何定照

作品簡介:
國防大學學生阿立數年前疑因感染愛滋遭退學,國防大學處理過程與手段充滿歧視,衛生福利部作為疾病防治機關,為維護愛滋學生人權,對國防大學提出行政訴訟,一審卻敗訴,驚動聯合國愛滋組織關切。
本作品對此案進行大幅報導及後續追蹤,並獲得當事人同意受訪,以第一人稱的大篇幅口述,引起各界矚目,政府首長及國會陸續出面相挺,迫使國防部讓步,同意不再向阿立追討學費,並給予在學證明。

新聞評論獎
走入長夜之前─關於老去與長照
聯合報 105.03.24~106.05.02
梁玉芳

作品簡介:
衰老的台灣,正面對「老不起、死不了」的各式震盪與悲劇:照顧殺人、兩代同垮、照顧離職等等。這不僅是長者的悲哀,也是眾多家庭必須承受的重擔;更是我們對己身如何老去、如何面對失能、仰賴何種品質的照顧、是否能決定臨終方式及終點的關切與焦慮。「走入長夜之前─關於老去與長照」系列評論,即是出於這樣的急迫。既是個人的,也是政治的。

國際新聞報導獎
假新聞撕裂歐洲
商業周刊 106.05.15~106.05.21
劉致昕、邱碧玲、陳宗怡、田習如

作品簡介:
從台灣到全球,網路假新聞的影響佔據各國新聞版面,全面瞭解此議題、尋找解方,是當務之急。本系列報導從法國大選及德國總理選戰前假新聞的製造流竄開始,展開六國間的追查,確立美俄合體的「假新聞生產鏈」之存在。並從英國脫歐公投及採訪馬德里政府,試圖找出假新聞的成因與解方。
最後回到台灣,盤點三大網路平台的假新聞現況,以及中國因素之影響。

調查報導獎
造假.剝削.血淚漁場
報導者 105.12.10
李雪莉、鄭涵文、蔣宜婷、林佑恩、陳貞樺、吳政達、黃禹禛、李法賢、王珣沛

作品簡介:
全世界遠洋漁船最多、釣走全球漁場三分之一鮪魚的台灣,遠洋漁業榮景背後,卻充滿造假和剝削的現實。這系列報導揭開國家、產業界各方利益團體如何共同「創造」了海上的奴役。
透過跨國調查,還原一名漁工之死的真相,揭開兩國政府都不願意面對的人權奴役事實;也透過觀察員的制度掀開濫捕真相。希望最終能達到保障上萬名「境外聘僱」漁工的基本人權、落實觀察員制度,以確保海上捕撈符合永續精神。

深度報導獎
農地上的世界冠軍
天下雜誌 105.11.23~105.12.06
呂國禎、鄧凱元、劉光瑩、林倖妃、王思澄、賴品潔、鄭寧寧、劉凡瑄、林奕文、黃昱婷

作品簡介:
本作品運用數據新聞學,將申請就地合法的七百多家非法工廠,及其牽涉的三千多筆農地地號,轉換為地理資訊,再轉成衛星資料與照片,比對政府公告、商業登記資料,讓農地上的違章工廠一一現形。
據估計,全台有超過6 萬家非法工廠,正透過程序,變更地目就地合法中。農地被蠶食侵占,影響的不僅是景觀,更重要的是非法工廠造成農地汙染、以及農地減少的糧食供給問題。本報導之影響力包括行政院宣布之後新增農地工廠即報即拆,而農委會則全面檢視台灣農地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