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舜文女士除了領導裕隆集團外,與媒體界聯繫最緊密者為創立吳舜文新聞獎,民國75年「對新聞事業宿為鍾愛的吳創設人舜文女士,有感於企業家的社會責任,特捐出新台幣貳仟伍佰萬元成立「財團法人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以鼓勵恪遵新聞專業倫理,而對國家社會有重大貢獻的從業人員。她希望藉由新聞獎的鼓勵和啟發,能使新聞界更加發揮公正客觀的專業精神,不畏強權與干擾,保障全民「知」的權利,進而帶動社會朝向更開明、更理性與更進步的境界邁進。」

  以上這段摘自該基金會網站的文字,揭示了吳舜文對媒體的期望,但她與媒體的關係為何?為何成立了一個看似與她本業無關的新聞獎,本刊特別摘錄「吳舜文傳」一書中,作者溫曼英紀錄了吳舜文接掌自立晚報的一段獨特經驗:

吳舜文傳 自立晚報時期/溫曼英

  在吳舜文初期的職業婦女生涯中,接掌自立晚報是一段深刻而獨特的經驗;她因此認識新聞業,日後特創設「吳舜文新聞獎助基金會」,鼓舞肩挑社會責任的優良從業人員。

  民國四十三年,自立晚報違反國民黨層峰的旨意,登出被受爭議的前行政院長孔祥熙即將來台的消息;社長李玉階遭停職半年的處分。

  李玉階籍貫江蘇常州,和吳舜文是小同鄉,其弟自東吳大學畢業後,曾在嚴慶齡的紡織廠任總經理。他遇此困境,很快就想到找嚴慶齡幫忙。

  篤信天理教的李玉階繪聲繪影的告訴嚴慶齡:「我在祈禱中看到報館的社長將是一位女性─也就是你的太太吳舜文。我要請他代我作社長。」

  那時吳舜文身體違和,適巧在家休養。嚴慶齡覺得,如能讓妻子參與一些新鮮的事物,或能提振她的精神,裨益她恢復健康,便替他一口答應了。

  吳舜文以往從未接觸過報社,自認「不會作社長」,但嚴顏慶齡一再向她遊說說:「試試看嘛,能夠懂報紙,並和新聞界廣結善緣,或雪|對將來作其他事業有幫助。」她因此走馬上任。

  雖然頭一回辦報,吳舜文仍秉持一貫的任事原則:要辦,就要辦得好。她卯足精神,全力投入。

  那時台灣報業尚處於艱困的草創時期,普遍缺乏完善的硬體設備。自立晚報沒有印刷機,每天都得到余纪忠主持的公論報印刷廠打出大、小版樣。

  而吳舜文經警備總司令彭孟緝善意提醒,絲毫不敢對社長之職掉以輕心。她在每張報紙付印前,一定親自看過打樣,唯恐稍有疏失,再出紕漏。這樣提心吊膽做了幾個月,她的體重輕掉好幾公斤。

  踏進新行業使她備嚐辛苦,但企圖心旺盛的吳舜文,仍銳意革新行政效率。她發現該報副刊嚴重積欠作家稿費,而工人的作業態度亦有待整頓。他出面邀集作家,詞意肯切的告訴他們:「自立晚報副刊品質的良窳,全由你們決定。你們殫精竭智的創作,絶對應有合理報償。我會想辦法儘快發還給各位的稿費。」她想出的辦法是自掏腰包,為挽回報社信譽,以私費償付公債。

  她一心領導自立晚報走向效率化的正軌,但有高階主管的眷屬公私不分,在莊嚴的辦公場所梳妝、閒談….讓她頓感整頓無力;而編輯部經報社股東授意,竟試圖捏造事實,勒索當時的經濟部長張茲闓。

  當時李玉階停職半年的期限已滿。她多次與他溝通新聞道德的重要,無奈兩人觀念相去甚遠。吳舜文眼見憑一己之力無法挽回狂瀾,遂辭職求去。

  公道自在人心。吳舜文去職,報社同人咸感惋惜,他們期望繼續接受他的領導,只是極端重視個人品德的吳舜文,已毫無意願再蹚渾水。(黃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