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厚,你尪命中犯桃花啦,妳最好來我這找師父祭一祭,斬桃花啦!」

主持人:「唉呦,查埔人若學會劈腿,只能怪咱查某人不夠溫柔啦,來啦,這罐帶回去吃,絕對保證吃了會重拾初戀般的甜蜜滋味!」

主持人:「阿公、阿媽詳細聽、注意聽,咱們這罐藥仔是咧吃『有病治病;無病顧身體』,大瓶的較划算,吃得好也吃得飽。」

主持人:「電台現在向你推薦的水蜜桃是汁多味美、健脾開胃,而且是保證現採新鮮的;如果你覺得到菜市場也買得到,到時我就不敢保證吃了『會怎樣』喔?但是我們家賣的一定是『最青』的啦!」

主持人:「接下來是咱們見證時間。喂!阿媽,你吃了我們的產品有卡好否?」阿媽:「有喔!好很多;不僅會走路、會爬山;我想擱多吃二瓶就可以跑運動會囉。」

主持人:「我誠心誠意向您推薦,不是好的東西我不敢代言。要買要認明有我的肖像才是正港的!不要買錯;買錯就會『一輩子後悔』。」

  諸如此類的話術在電台中,不管是地下台、地上台、賣藥電台或是綜合性電台不勝枚舉,它們真真假假,真的要全靠閱聽人明辨是非的能力。

什麼樣的廣播節目較受歡迎?

  一般公營廣播電台,節目多採「預錄」方式,並且需經過主管的聽審後才能播出,這麼嚴格的把關無非是要確保節目的品質,長久下來,不僅節目內容在品質要求上要達一定的水準外,更屢獲金鐘獎項的肯定。但你一定會問:「叫好一定叫座嗎?」公營電台包括:漢聲、教育、警廣、央廣、復興等的節目並不一定合你口味,但節目品質絕對在民營電台之上,或許如此,它們也是金鐘獎頒獎典禮上的常勝軍!

  民營電台較少拿到金鐘奬,並不表示工作同仁不夠優秀,而是民營電台有業績壓力的考量,所以不管在電台宗旨上、節目內容及主持人的談話內容上,經常要「下重鹹」,以符合商業利益、客戶期待。

  資深廣播人「阿翔」,從主持「王祿仔仙」開始到成為「購物頻道」主持人,也有三、四十年資歷了,他細數許多廣播界趣事,這些故事或許現在聽來很「瞎」,但在那個年代是真有其事。

富人愛燒香 窮人愛算命

  「阿翔」說,早期在雲林、嘉義地區有很多「足夭壽」的主持人。他們會利用民眾「敬天畏神」的心理,連哄帶騙的以「算命說」、「嬰靈說」、「怨親債主說」拐騙民眾到他們所開設的神壇去膜拜。如何拐騙咧?就是以「擲筊」的儀式,向神明懺悔自己的過錯,並用燒金紙的方式迴向。這過程當然暗藏玄機。主持人通常會事先和主事者串通,並在「筊杯」上動手腳,然後讓聽友去「擲筊」。這時例如信眾若是要迴向給「怨親債主」,就要向自己的「怨親債主」擲筊,每一筊杯要賣你5000元;若擲出無結果(無法得到一正一反的結果),就表示你的「怨親債主」還不放過你;那就需要再繼續擲,結果可能做個「迴向」給你的「怨親債主」,要花上你數萬到數十萬元不等。

  當然過程還沒了呢!除了有「怨親債主」、還有「墓碑風水」、「桃花」、「事業」、「身體健康」、「事業前途」等等題目,主持人通通都可以指天畫地、畫山畫水的誇張其事。

  除了以上的「神鬼論」外,更多的是廣播線上的「算命」。國人相信天命,由來已久。古來就有一句話,叫做「窮算命、富燒香」。很多主持人就是「相準了」這群極度缺乏信心的聽眾,搭著「算命仙」隨之起舞。其實若真能在節目中協助聽友解決問題或重建自信,是我們期待並樂見的,但卻有些少數的主持人在空中大鳴大放,對聽友的問題斷章取義、鐵口直斷。諸如:「你一定要改名才會轉運」、「你多做這些也無采工,尚好直接去喬祖公仔的風水,這樣補救卡緊啦!」、「拿他的內衣褲來祭一祭,看他會不會乖一點。」種種荒謬情節每天不斷上演。

今非昔比 主持人須調整心態

  過去社會資訊較封閉,溝通訊息的管道不足,因此民眾的生活重心多倚賴收音機。但現今資訊爆炸,「弄嘴花」真能滿足聽友的需求嗎?聽友的自主性變高了、選擇性也多了,如果真想從聽友身上再「榨」到錢,也絕不是耍嘴皮子就能辦到,而是要更努力的做功課把傳統的「產品銷售」導入「整合行銷」概念。賣的是「健康食品」,就要多提供一些醫學新知或是保健之道;賣的是「水晶或天珠」就不能單指具有改運、避邪之效。主持人與聽友搏感情,要讓聽友感覺到您的「態度」是有誠意,而不只是廣播中的舌燦蓮花而已。

延伸閱讀

廣播主持人利用情境塑造進行商品銷售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