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播音的地下電台近來成為政治話題製造機,除了是官司纏身的陳水扁南北造勢的據點,也是在台南孔廟以近身肢體衝突,讓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摔倒在地的台南市議員王定宇用來動員群眾的工具。

  話說從頭。在抑制「匪波」時代,除了各大公營電台、軍方電台、以及少數小功率民營電台之外,無線電波被嚴格控管得幾乎滴水不漏,。隨著兩岸關係由冷戰、冷和,轉而交流,抑制「匪波」任務不再需要,加上政治解嚴,台灣的天空出現許多以宣傳政治主張或遂行商業利益為目的無照電台,有些甚至把功率調大到覆蓋合法有照電台,而造成所謂「蓋台」現象,使得台灣的天空一度幾乎呈現無政府狀態。後來經過幾波功率釋出,讓廣播的版圖與生態有很大改變,雖然幾家大電台還是佔據鰲頭,但聽眾的選擇性提高,廣播的生態也趨向多元。

  不過地下電台並沒有因此從台灣的廣播天空消失,在不必付出合法成本的狀況下,繼續其政治宣揚及謀求利潤的行為。合法業者眼看聽眾與廣告被無本生意的非法業者分食,當然不滿,一直不斷要求政府加強管理,但效果有限。但最近取締地下電台的呼聲明顯提高,相較於經濟理由,政治因素所獲得的回應顯然更為直接。根據中央社十月二十一日報導,監察院已經要求新聞局與NCC專案報告取締地下電台的執行狀況。

  官方資料顯示,目前地下電台共約一百九十家,較諸九十四年列管在案的九十六家增加近兩倍,監察院認為,這顯示過去由新聞局,目前由NCC召集的「非法廣播電台聯合取締小組」成效不彰,有再檢討必要。

  對於目前這些發展,本刊特約記者嚴玉霜,特別針對台灣的地下電台問題,提出了她身為廣播人的觀察與見解:

  台灣目前合法電台有174家,除了這些合法電台之外,另有許多沒有正式向政府立案的電台,一般通稱為地下電台。地下電台的經營規模通常不大,數量卻相當可觀,少數地下電台如:海洋之聲等,曾經在政治抗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更多的地下電台仍以賣藥賣產品為主,而且地下台的數量則是有增無減。

地下電台空間大 展現媒體近用功能

  地下電台之所以在台灣社會中佔有一席之地,除了因為政府原先規劃的電台頻譜相當雜亂,導致續許多空頻浪費,使得地下電台得以「見縫插針」。另一項主要成因就是它代表著台灣被主流意見忽略的、私人自發性結盟。其民眾近用、批評國家機器,以及觸及公共議題等特色,某種程度符合德國學者哈伯瑪斯(Habermas)的公共領域理想【註一】,以及艾森斯伯格(Enzensberger)媒介解放論的理念。

  地下電台之所以會成為民粹主義式【註二】的發聲機制,其一為隨時開放的call-in特質。Call-in是庶民文化最容易顯現的方式,因為它不但具有匿名性、及時性、議題炒作性、且還有凝聚力強的社群性。透過call-in,原本在主流媒體中無發聲權的廣大中下階層民眾因而得到意見及情緒宣洩,地下電台也因此做到了媒體近用,而這個基本的理念在台灣的主流媒體中卻是被長久漠視的。

商業競爭壓力大 小電台難生存

  台灣廣電生態無可否認已淪為商業市場的競爭場域,利益極大化的結果使得媒體內容大規模的主流同質化、北部化、都會化,且完全忽略在「功能上」的發展。僅管政府在廣電法規中明文保護在地電台,提出頻譜資源屬於全民的媒體近用理想,並要求保障弱勢團體及其文化發展。但諷刺的是,在實際市場競爭中,合法的小電台仍擺脫不了生存問題,最終還是被北部電台以聯營名義併購。反而讓地下電台逐漸成為廣播媒體在地功能的體現。它以中低社會階級的語言,發展出不同於北部主流的廣播次文化,呈現較多元的人民聲音。雖然一直有有賣藥台的爭議,但由於在地功能強,同時照顧廣大的勞工、底層服務業等中低階層,因此生命力一直相當蓬勃。

  相較於主流電台,地下電台不受制於政商體制,它反映了主流媒介中沒有發聲位置的廣大底層民眾的聲音,對政治現狀的批判強,形成一個草根性極強的民主論域。雖然如此,地下電台要合法化,還是有很多問題要面對。

  或許我們應該說台灣地下電台有沒有就地合法的潛力與能力,仍是問號。首先,地下電台雖然比主流媒介有更多形成公共領域的潛能,但它無可避免的仍然經常落入民粹。主持人激情煽動的語言,塑造出一種動員性極強、公民賦權的廣播民粹,容易將少數民意以極端化的方式表達。

就地合法或取締 官方主管雙馬車

  賣藥文化是另一個大問題。利潤是使得政府過去即使加強取締,也未必能徹底解決下電台問題的重要癥結。交通部曾估計算出,地下電台每月成本大概只要一、二十萬,但每月販售未送檢驗,及末經衛署野i的藥品收入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由於利潤高,即使遭到取締,復播率非常高。何況政府在取締抄台時,未必都能沒收到發射器主機(一般地下台的發射器都不會和播音設備放在一起,發射機具多會另設他處),即使順利沒入,地下電台也會再花個幾萬元來添購便宜機器,反正回收利潤遠大於支出。

  我國的廣播事業主管機構一向是雙頭馬車,行政院新聞局主掌電台經營,交通部管播音工程。由於立場不同,若單以「蓋台」而言,交通部會先要求合法台是否也有超開功率,若有,要先將發射功率下降到額定大小後,再查非法台是否有「蓋台」。因此常造成合法台不願自找麻煩。

  最近因為地下電台牽涉入幾個敏感政治議題,取締呼聲再起,看來關於地下電台問題,又會再熱上一陣子。

【參考資料】:廣播節目企劃與電台經營賴祥蔚。2003。

【解釋名詞】:

【註一】新聞學研究劉慧雯Habermas公共領域的理想

【註二】民粹主義:民粹主義(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的原文涵義是個中性的單字,固然民粹有可能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但沒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質的惡,否則極可能會誤解民粹的意涵。民粹是一種人民不滿現狀的意識形態,民粹主義者往往認為菁英階級所代表的統治團體,既腐化又墮落,因此寧願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質就是對政府的怨懟。

延伸閱讀廣播的幕後英雄–廣播工程人員

地下電台管理政策研討

地下電台的現代意義–從海洋之聲被抄台談起

地下電台就像一座紅瓦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