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左至右:謝賢熺、李四端、顏睿陞、張其強)
「重建家園,都江堰雄起」、「地板倉儲直銷」,中國五一二汶川地震後八十天,斗大的重建標語和商業廣告,同時出現在坍塌的灰色水泥樓牆上,TVBS的採訪團隊李四端、張其強、謝賢熺、顏睿陞歷經數次開會討論之後,決定重返四川,紀錄災難過後的生命軌跡。
經過兩個月的申請等待之後,曾在1999年採訪過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TVBS資深製作人張其強表示,在地震剛發生時,採訪到的新聞可能只是表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或野i以有不同的發現,去探討除了天災之外,是否還有人禍?於是決定與重返川震災區,從坍塌房舍、臨時帳棚、逃難貓熊,拍到嚴重受損的都江堰二王廟,留下兩岸華人史上重大災難的歷史紀錄。
為了紀念李冰父子治理都江堰的貢獻,四川人建立了二王廟。地震過後兩個多月,土石穿過廟門與窗欞,李冰的石像被攔腰折斷,當道姑依舊穿梭在尚未修復的傾頹廟樓的同時,震後餘生的災民則當場做起了生意,招待成群湧入災區封鎖線的遊客,忙著比對照片「參觀」地震前、後的地貌遺跡。
「對於災民在苦難中展現的謙卑,我總有莫名的敬意」,謝其強說,此行前往四川只停留五天四夜,有時正當攝影記者忙著捕捉災區的各種畫面時,有些災民不願意面對鏡頭,偶而還伸手阻擋拍攝,儘管如此,採訪與拍攝工作依舊持續。其中令張其強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年輕女孩們聚在一起,在缺乏物資的情況下,用手機充當音響播放起熱門音樂,在帳篷區中當場跳起舞來,展現隨遇而安的活力。
「賣花生!」遠處有一位騎著單車的婦人叫賣聲,吸引了採訪團隊的目光,地震後整整一個月,她的車上載滿一大包煮熟的花生,每天騎車沿街叫賣,一天可以掙三十多塊錢人民幣(台幣約一百五十元),看見台灣來訪的記者,立刻抓起花生豪爽地說:「你們那麼辛苦,我請你們吃。」張其強說,這位老婦人展現了平常看不見的生命韌性,令他深感佩服。
一位八歲半男童胡偉峰在地震中失去母親,迄今仍未尋獲遺骸,當記者詢問他將來長大以後做些什麼,小男孩只說以後想「救人」,甚至還天真地問:「媽媽在哪裡?我怎麼都摸不到她?」在這場地震中,需要關注的不只是災民,還有中國的四川「國寶」貓熊,這些「國寶」們從四川臥龍基地被護送遷徙到雅安,擠在板房(組合屋)的牢籠中,焦躁地來回踱步。
「只要人在貓(貓熊)在,一切就有希望」,這是在地震過後,四川鄉親之間流傳的一句話。張其強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類的渺小,儘管如此,災民們如同生命力強韌的小草,災難來時就像一陣風,小草則順勢彎下腰。「如果還有機會及更好的題材,我們還要去採訪,不應該放棄」,張其強語氣堅定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