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病要治療,要吃『青春返少丸』,有一個七十八歲的歐里桑(老先生),吃了昨夜可以飆車飆整晚,還到地下舞廳吃吞搖頭丸,還可以吃螺絲、吞槍子頭。」電台的主持人講著流利的台語,舌燦蓮花地賣力推銷放送著:「請注意,『青春返少丸』全國各大電台指定購買,買的時候要注意,盒蓋上有一隻『老猴』標誌的才對喔。」
台中望春風廣播電台主持人嚴玉霜在「新聞‧COM、新聞放大鏡」節目中,以輕鬆詼諧的方式,討論著「賣藥電台」主持人的群眾魅力與社會責任的嚴肅議題。「我報名參加卓越新聞獎的比賽時候,只是想讓更多人重視賣藥電台主持人對社會大眾的影響,沒想到居然得獎了。」甫獲卓越新聞獎廣播媒體類「新聞採訪報導獎」的嚴玉霜如是說。
十七歲開始投入賣藥電台工作迄今,三十二歲的嚴玉霜迄今已累積了十五年的廣播資歷。當年的第一份工作,是進入台南的「古都電台」賣藥電台擔任助理,負責接電話、夾報紙、接待來賓等工作,由於自身對廣播有濃厚的興趣,就開始偷偷學習操作機器、主持節目,逐漸終於爭取到代班主持的機會,「當時我只想播新聞給阿公、阿媽聽」,把興趣與工作結合,是嚴玉霜踏入廣播圈的初衷。
十年前,嚴玉霜轉戰台中工作,繼續在賣藥電台播報新聞,不久後,在報社當記者專跑司法線的父親嚴崑杉,主動請調改跑教育公益路線,此舉讓嚴玉霜深受影響,希望能夠在賣藥電台播報新聞之外,也可以提供更多元的公益相關資訊,嘉惠廣大聽眾。
嚴玉霜表示,台灣目前有一百七十三家合法立案的電台,其中超過一百家以上的電台都有「賣藥」時段,有些業者租下不同電台的時段同時放送聯播,成本僅需幾十元的藥物可以賣到數千元,業界甚至有人開玩笑地說,這些保肝、補血、明目的藥物,就算「吃不好」也能「吃得飽」。根據衛生署統計,台灣的賣藥電台每年有台幣十四億元以上的產值,對藥商而言,簡直是「暴利」。
嚴玉霜分析,賣藥電台有釵h年齡較大、勞工層次的等「隱性崇拜者」或「空中好朋友」,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掏出腰包買賣藥電台的產品,為了就是要跟主持人見個面,或是講上一兩句話,也有些小孩不在身邊的阿公,阿媽成為定期打電話到電台的「Call in(叩應)部隊」,打電話到節目中,聽到主持人問:「睡得好嗎?有沒有起床上廁所?」的時候就很開心,甚至還有年長的阿公、阿媽聽眾送雞湯、便當、到廣播電台給她,相當熱情。
「賣藥電台的主持人有其群眾魅力,相處久了,聽眾就像好朋友一樣,主持人忍心傷害他們嗎?」嚴玉霜說,因此他想到邀請知名的賣藥電台主持人,上節目談談群眾魅力與社會責任,一方面提醒觀眾購買藥物時要小心,勿聽信誇大不實的廣告,也提醒主持人注意自己的道德良知。
從小聽廣播長大的嚴玉霜強調,賣藥電台是台灣廣播圈的特有文化,與底層勞動者與年長獨居的長輩的生活息息相關,廣播是她鍾愛的工作,日後仍會持續從事此行業,「能夠提醒聽眾少買錯一罐藥,就可以避免終生洗腎的遺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