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防會發表2008年台灣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統計,調查顯示烏龍新聞年年增加,再度引發社會各界譁然,除了凸顯出台灣新聞公信力年年下滑的窘況之外,同時也引發幾項值得省思的議題,到底如何再度建立台灣新聞的專業?嬝奶H與台灣社會如何面對面對年年越趨劣質的新聞?

  特別是,假若新聞真成為公害,我們應該怎麼辦?因此,《傳媒與教育》特別專訪到新防會執行長盧世祥,針對台灣新聞、輿論市場每況愈下的情況,提供他的看法。

問:您長期以來關心台灣媒體發展,對於現在新聞媒體,您覺得有什麼樣的問題是最根本核心,特別需要被檢討?

答:我常常說三個「唯」,一個是唯利是圖,這不用解釋大家都知道;這幾年變成唯我獨尊,第四權最偉大;再後面的原因,就是國家認同的問題。這三個因素加起來,新聞專業就變得不行,就讓新聞媒體的問題、新聞亂象變得很難扭轉,媒體就變成好像社會上的怪獸,說怪獸是因為媒體好像可以超越法律之上,法律規範上就變成好像不行。其實不是說不能規範,言論當然不好管制,但是可以藉由他律,像是遇到不實報導你可以去告、還有市場機能形成的他律。
   
  那剛剛說到那三個「唯」,不僅會讓新聞專業變得很難,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像是台灣社會對立變得非常嚴重,同樣嚴重是很難理性去討論公共議題。更嚴重是,不實報導越來越多,導致公眾對基本的事情搞不清楚,長期就是這樣。謊話講一百遍就會變成真的,名嘴也可以說我以十中一就好了。媒體又很分眾,就變成它只要找到一定的利基,它就可以維持,所以我為什麼要自律?市場機能會有一點點失靈的樣子,也不能完全用市場來。分眾讓市場那個調整變得很慢,所以也不能完全用市場機制來形成他律。上面這些現象,是值得檢討的部分。
 
問:有人說新聞媒體最重要的就是公信力,然而也可以看見近年來民意調查,台灣新聞媒體的公信,大約只比政治人物好一點罷了。對於這樣的情況,您有什麼樣的看法?

答:我的感想是,我三十幾年前當記者到現在,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職業,他是一個資訊的工作者,很多資訊是靈通的,我看過各種社會百態,近身觀察釵h名人,類似準知識的工作者;第二你是終身學習的實踐者,我從三十幾年前當記者,我現在還寫文章,我每寫一篇文章對我來講都是一個學習,國外媒體報導經常提供很好的題材還有知性的處理,我覺得很好。

  那像華府有一個座談會,那中國時報那天寫了一篇報導,我看出那個報導不但是本末倒置,而且是扭曲事實。我去查美國之音的網站,事實不是那樣。那以前說,沒辦法,我人不在華府,就任你扭曲,拜託!我在VOA(美國之音)、BBC一查就可以看出來。但是今天演變到今天的記者變成好像……,好像愚夫愚婦,這樣的記者是很沒有尊嚴的。當記者的老師也很丟臉,新聞是不是變成公害?

  所以我覺得媒體可以是公益,至少是公器,幫公眾提供資訊,作必要的分析,然後有一些討論、增長見聞。我以前當小孩子的時候,是開卷有益,很多節目是很好的,真相是什麼?有什麼角度?有什麼爭議?清楚使得嬝牧怉鈰鬫桷o目明。

  但是現在很多都胡亂報導,談話性節目在助長,也不查證,先講先贏,那台灣公眾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是沒有前途的,這個我覺得是不正常的。基本東西你搞不清楚,對國家社會的認同搞不清楚,那愚夫愚婦報出來的新聞、扭曲的資訊,造就出來的一定是愚蠢的公民,媒體的不正常就變成這樣的結果。

  所以為什麼我覺得這個重要,我看到媒體的好、我看到媒體能夠對社會產生什麼正面的作用,因為很有幸我在紐約住了八年,所以我們看到我們這個職業最好的東西–紐約時報。但是台灣弄成這樣,對這個職業、對記者的尊嚴跟榮譽,還有公益,新聞變成公害,我是很痛心。

問:新聞常常被視為是民主社會資訊傳遞、公共論壇的一個重要溝通媒介,然而台灣媒體錯誤越來越多,您覺得對一般嬝奶H而言,他們應該可以怎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獲取所需的資訊來源?

答:我覺得媒體永續經營的資產,就是是公信力。那三年前有一個調查,叫做艾德蒙,指出台灣大眾媒體的公信力,在亞洲媒體裡面是最低的。那我長期寫文章批評,覺得公信力是最需要的,但是台灣媒體在自殘。

  紐約時報三年前的數據,一年大概作了3200個以上的更正。它為什麼要更正?因為它發生錯誤,新聞工作者在時間壓力下工作,人一定有錯嘛!有錯它一定更正,所以你看我的新聞,品質放心。牽涉到人、牽涉到數據一定會去查證,新聞出來之後還有一個公共編輯,每週內部作新聞評論,總編輯以下還要不定期回答網民的問題。所以我要講的是說,好的媒體是這樣(重視公信力),但台灣的媒體就這麼不愛惜。

  新防會最想作的是媒體調查,礙於經費還沒有完成。但是我們在2004年選舉,遇到所有電視台集體灌票,十大烏龍新聞調查也是這樣來的,我覺得在我們範圍之內,應該做這樣的工作。當我們有檢定的標準,有統計、公開接受各界的質疑跟檢定,我們覺得為報紙留一個記錄是很重要的。那大概的說,這幾年的統計大概也反映一部份的市場機能。在過去烏龍新聞是中國時報比較多的,去年則是蘋果比較多的,那蘋果因為他有商業機制,它有更正,所以雖然去年的統計是第一名,但是它的新聞更正數字也是第一。

  回到你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台灣嬝奶H是比較辛苦的,只能以相對公正的媒體進行嬝炕A市場都太分眾。所以嬝奶H怎麼保持耳聰目明?過去我們定了幾個指標,教嬝奶H判斷什麼是適合嬝牧熒s聞,可根據消息來源有沒有查證、題文有沒有相符、錯誤新聞有沒有更正等等。但是一般人很忙,不一定完全那麼覺醒。台灣媒體這種亂象,會有很大社會惡果,這幾年的觀察,台灣媒體很不幸的,沒有長進,我覺得是蠻擔心的。嬝奶H能夠作選擇的,作最好的選擇,我剛剛講本來我想要推舉中央社,但是現在我也不敢作推薦。只有相對好,沒有特別好的新聞媒體。

問:可否請您談談近年來新防會在新聞公害防治工作上的發展情況?

答:第一個我覺得台灣大部分的人不瞭解媒體,所以我們要協助公眾瞭解媒體,所以參加座談會或者演講,哪裡我都跑;第二個不實報導的受害者,我們接受申訴,我是鼓勵告媒體,甚至告民事賠償,越告越好;第三個作媒體觀察,每年十大烏龍新聞統計;第四個我們跟社會互動這部分,這四部分我們經常去作,我們想要努力。

  新聞媒體工作這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對社會有效應的公益跟公器,搞到現在這樣,我覺得對台灣是很大的傷害。最後我個人是希望,一方面是更好的年輕人加入這樣的工作。媒體老闆當然為利試圖,但我還是強調他律,一個名嘴如果他有三件官司,他講話會更小心。

  我自己在編輯部待過,一個編輯部如果每天接到五通電話來指責你或者稱讚你,都會有不同效果。所以我在演講時都會鼓勵人家作「小蜜蜂」,打電話或者寫讀者投書到平面媒體去,我相信還是會有不同的結果,未來要趕緊建立一個專業媒體人與大眾能夠溝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