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者建議:嚴審跨媒體購併,避聲音遭抹煞

  針對NCC將在五月初舉辦聽證會,聽取外界對於旺旺集團入主中時,中視及中天跨媒體經營一事,國內傳播學者給予肯定。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以美國處理類似的案例,不但召開聽證會,並慎重處理,審查期間甚至長達一年以上!即便同意,也會提出附帶條件,避免因為媒體壟斷,導致媒體的多元呈現遭到限縮。(彭群弼報導)

  針對NCC要求審查旺旺集團入主中視,中天股權變更案,將在五月初召開聽證會一事,傳播學者多表肯定。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特別引用美國及歐洲過去處理跨媒體購併的經驗,建議NCC一定要嚴格把關。以美國FCC為例,重大股權交易或/執照轉移案,都有專屬網頁及公開聽證過程,也不急著做出許可之決定,除非確認此案無損於公共利益,或有利於公共利益。程序上,FCC除了業者的說法之外,也會廣徵其他競爭業者、公民團體的意見,並召開公聽會,釐清對購併案的疑問。

  羅世宏指出:美國線上AOL 與時代華納 Time-Warner購併案,審查期長達334天;兩家衛星廣播的合併案(Sirius衛星廣播公司購併XM衛星廣播公司),時間更長達412天!即便最後獲得通過,FCC也會提出附帶條件,例如,不調漲費率、保留部分頻道播放少數民族與非商業用途節目,允許用戶自由選擇計價方式等等。至於歐洲,雖然1999年之前50起媒體購併案,只有8件被否決,但比起一般企業購併的被否決情形,仍然高出三倍,歐盟競爭委員會成立後,一共否決了11起企業購併,有6件都是媒體!

  因此,無論歐美,都採高標準把關。學者肯定NCC召開聽證會,並呼籲NCC不要輕率同意,放棄把關責任。

  羅世宏也建議:NCC應建立媒體多樣性指標(diversity index),定期監測台灣的媒體多樣性是否持續惡化,調整監理管制作為,不應陷入形式主義,放任或縱容表面不違法、但實質不合法的重大媒體股權交易遊戲,並提出維護或提升媒體多樣性的有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