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網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天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對於「中天、中視負責人變更申請案」的意見,面對學者專家一片質疑的聲浪,中視透過律師表達:單純的「負責人變更」演變成「實質審查」,缺乏法律授權,不但如此,包括TVBS,緯來及年代等市場上的競爭者,紛紛聲援中天及中視,認為NCC此舉,形同「實質審查」,將對產業產生重大影響。三家業者不約而同指出:NCC第一屆委員同意了「余家」的「三中集團」負責人變更,第二屆委員目前卻對「蔡家」的負責人變更,提出多項問題,為何「余家能,蔡家不能?」,憂心政府的政策搖擺。(彭群弼報導)
NCC的聽證會,下午首先由公平會等機關說明中天,中視的負責人變更,目前並未出現違反公平法或消保法的情形。換言之,中時集團及兩家電視台,都沒有達到主導或獨占市場的地步。隨後,NCC當場提出了六個問題要求當事人回答。不過多數問題,可能沒有準備的關係,回答內容並不完整。
經營困難的基調,成為下午聽證會結束前,當事人的主要訴求,包括李念祖律師及中天出席代表鄭優都表示:目前媒體經營環境艱困,中時及中視都是有相當虧損,透過媒體的結合,達到企業經營的績效,是電視產業求生存之道,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同一個節目在不同頻道出現,也是多一個選擇,鄭優說:以往老三台一年有60億元的業績,現在連十億都不到,遭到嚴重的邊緣化。
業者認為:台灣需要的是長期以來缺乏的電視政策,需要的是輔導,而不是管制。李念祖並再度質疑:NCC採用高規格的聽證會,形同「實質審查」單純的負責人變更,究竟同意或不同意的標準何在?如果只因為旺旺有錢,就不喜歡,甚至不准,那麼,所謂的「富爸爸」的標準究竟為何?業界面對如此不確定的行政作為,有很大的憂慮。
聽證會結束後,包括TVBS,緯來,年代等三家業者都以利害關係人身份,補充發言:雖然與中天是頻道的競爭者,但三家出席代表,都強烈質疑NCC擴大了「聽證會」的「審查權利」,把單純的負責人變更弄成了股權變更的公審,於法無據,並擔心未來有一天,自己也會面臨相同的處境。因此決定放下競爭,聲援同行。呼籲NCC必須遵守目前的遊戲規則,不能無限上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