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今年再度舉辦「普立茲新聞得主工作坊」,邀請今年以「美國西部野火成因系列報導」獲得解釋性新聞報導獎得主Julie Cart,2008年以美國種族問題與傳媒力量的著作「The Race Beat」榮膺歷史獎的Hank Klibanoff,而Damon Winter則以生動捕捉美國總統歐巴馬(Obama)選舉中的樣貌,獲得今年度的特寫攝影獎。會中並邀集學者專家,就獲獎議題展開對談與探討。

  追蹤十五個月的「美國西部野火成因系列報導」,Cart以澳洲居民自力救濟對抗火災的經驗,對照美國民眾對於火災的態度,除了強調火災的責任應由民眾與政府共同承擔,更指出所謂發「災難財」的消防工業集團與政界的關係。

  Julie Cart的記者生涯,從被同業戲稱「廁所部門」(toilet department)的體育新聞開始,但是她說,由於體育賽事的即時性,讓記者在短時間內寫出故事,並且由於體育賽事透過轉播,是「每個人都在看」,更加沒有犯錯空間,也助於對於故事的「解釋力」。這樣的訓練,為日後的新聞工作,扎穩根基。

  以氣候變遷此種環境議題為例,是非常複雜的,重點在於範圍廣大,並且對於社會,乃至於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尋找在此領域的主要領導人物,並「擊破」議題,使其成為大眾容易瞭解的故事,解釋是第一步。而大眾都喜歡閱讀關於人們的故事,如何透過個案入手,闡明這些議題與大眾自身的關係、對他們的影響,才能夠讓讀者感到興趣,進而重視問題。

  對於新聞工作的原則,在新聞的「客觀性」上,Cart強調,雖然身為人一定會有立場,但是以自己雖然進行環境議題,但是並不隸屬於任何一個環保團體;就算是她自己的丈夫想要在總統選舉期間仿效其他居民,在自己的庭院插上支持者的牌子,Cart說,這都是道德上不允許的,因為新聞講求的「公正客觀」,作為記者不僅代表了組織,更代表了這個職業的可信度。

  Cart指出,新聞工作的義務之一,在於找出「誰對誰錯」,並以日常累積的訓練作出判斷,「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責任」,以氣候變遷的議題,作為一個記者,並不會徵詢那些認為氣候變遷並不存在人士的意見。「判斷力」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在訪問的過程中,「對待採訪對象,就要像在法庭一樣周延謹慎」。

  「我並沒有準備要成為一名環境議題的記者,是經驗讓我做好準備。」Cart強調日常累積資源與隨時觀察的重要性,身為一名記者,是全年無休的,並盡量記錄在身邊社會網路發生的事件,累積對人、事、物的觀察與經驗,對於事件更要有持續追蹤的決心,以及不斷的「思考」。獲獎報導便歷經了超過一年的追蹤。

  網際網路的資源,Cart認為,是非常好的新聞「線索」與「提示」,但不應該將其作為故事主體或來源,身為記者一定要能「獨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