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獲得歷史獎的Hank Klibanofff對於種族問題的關切,來自於孩提時代的生活環境,生活在阿拉巴馬州,也作過報童的工作,進入新聞界後,讓Klibanoff特別關注種族問題。在獲獎書中指出「媒體坐視不管,是種族隔離政策得以通行的重要原因。」黑人在美國媒體上的描繪,總是與「犯罪」、「墮落」等相關,而就算司法調查結果證實無罪,媒體也從未給予平衡報導。如此形象,使非裔民眾在美國社會有著明顯偏倚的評價,進而影響其實質權利。

  大戰期間,黑人媒體相對疲弱,美國主流媒體的重北輕南,對種族問題的視而不見,種族隔離政策造成的社會矛盾,使美國非裔民眾不禁要問:「我們正在解放歐洲,但是為什麼我們自己卻不自由?」(We are liberating Europe, why aren’t we free?)。Klibanoff獲得歷史獎的著作「The Race Beat」,分析新聞媒體在公民權運動時期,種族議題報導的演進,以及南北、黑人與白人、地方與全國媒體在議題上的競逐,給予媒體未來在處理種族議題時,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擁有近三十年新聞工作資歷的Klibanoff認為,對於事件必需要持續報導,日復一日,直到事實成為眾人不能否認的存在與理解。在種族報導中,透過媒體第一手追蹤調查,將「死亡集中營」的曝光,而重大的公民權事件如小岩城九人事件,影響了媒體報導焦點,進而喚起眾人的意識,在幾位關注於廢除種族隔離記者的努力下,公民權的運動有了重大的進展與活力。此一著作除了展現傳媒的力量,而就算是一個記者,透過努力調查,更有可能改變社會。

  時至今日,美國產生了第一位非裔黑人總統歐巴馬,在競選期間其口號「改變」(change)賦予了所有在美國少數族群希望,並整合中間選民的選票,踏進白宮。紐約時報記者Damon Winter以鏡頭捕捉歐巴馬在選舉中的各種面貌,獲得今年普立茲新聞特寫獎。

  屬於Winter的攝影風格,由一系列在阿拉斯加長期遭受虐待的家庭中展現,Winter強調,好的照片能夠講述故事呈現的多重訊息。當被指派跟隨歐巴馬選舉的隨隊拍照工作時,Winter一開始不曉得怎麼入手,只好拍攝歐巴馬握的每一雙手、抱的每一個小孩,然而,Winter自覺迷失,編輯告訴他,將視野拉大,不僅要聚焦在事件本身,而是要能視察整體。

  Winter告訴自己,這可能是他職業生涯中,採訪過最重要的一場選舉,而手中的相機,正在為歷史留下記錄,雖然採訪的行程馬不停蹄,非常辛苦,並且,必需時時刻刻與數十位攝影記者競爭,「讓自己隨時保持動機與活力」,是辛苦新聞工作持續的動力。

  主修環境科學的Winter在大學參與校刊,以及四到五個在媒體的實習工作,燃起對新聞攝影的興趣,雖然沒有得到工作機會,而後來獲得新聞週刊一個助理的職位,但對於攝影,從不間斷,Winter持續充實自己的作品集,有機會進入紐約時報工作。

  新聞攝影的技巧,Winter指出,重視細節是非常重要的,也有可能要一千張照片,才能出現幾張好照片。時時刻刻的觀察、學習,並且永遠要記住,自己是一名記者,不是一名公關人員,必需要深入探索,並且在字裡行間,盡可能尋找弦外之音,不僅是攝影,更是新聞工作的守則之一,「我的工作是,找出並記錄每項細節與時刻,盡可能告訴讀者真實的故事」,並且「以自己的方法,講自己的故事,將讀者帶入你的故事,與你一同呼吸」Winter說。

  給年輕記者的建議,其中之一是要「早到遲退」,因為往往許多重要的關鍵與細節,是發生活動(如記者會)之前或之後。再者,熱情與正面思考,對工作的熱愛,使能量持續不斷。而攝影的靈感,Winter說,常常受到周遭人事物之啟發,平常也熱愛看獨立電影(不同講故事的方法)與小說。

  與文字工作的合作問題,則來自於密切的溝通。當代多媒體的興起,使攝影逐漸式微,Winter說,作為一個攝影記者,如何捕捉與眾不同的照片,讓我們的工作變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