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執政當局的謊言與主流媒體的偏頗報導引起人民憤怒!2008年5月到8月間,民眾多次走上首爾街頭,反對政府罔顧民意及人民生命安全,抗議改變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政策。南韓公共電視MBC製作紀錄片〈南韓反美牛實錄〉記錄了這次民眾自主從網路發起大型活動的現場實況。而本片首度於公共電視舉辦的「2009世界公視大展精選」中放映,副導演安亨浚也與國人進行面對面交流。

  安亨浚表示,南韓反美牛的抗議活動是從網路發起的燭光晚會開始,並透過1700個不同規模的網路部落格臨時組織而成。參與的民眾包含士農工商等各界人士,他們平時在網路論壇上討論各種議題,狂牛症議題因日漸引起關注,一些專家學者才開始主動參與討論,民眾對進口政策開始產生更多質疑。

卯上主流 扭轉政策

  不過,應該監督政府的主流媒體,在政府宣告美牛進口後卻共同改變口徑,從幾個月前提出諸多疑慮,轉向支持政府決策。媒體一方面宣稱美牛安全無虞時,但該片卻呈現媒體大樓裡公告「本餐廳不使用美國牛肉」的影像,民眾感到受騙而不滿。

  「當輿論強而有力的時候,記者當然就顯得弱勢」,安亨浚提出他的觀察。

  擔任影片播放主持人的輔大新聞系副教授陳順孝指出,影片所呈現的南韓網路公民運動經驗,對台灣而言並不陌生,從野草莓學運、八八水災,甚至中國近年的網路抗爭,到伊朗大選反總統舞弊事件的抗爭等,都與網路串連、民主訴求相關。

  南韓的抗議民眾高舉口號:「主流媒體都是廣告」、「叛徒」、「記者停止報導」,甚至迫使企業主撤去主流媒體版面上的廣告、發起退報運動、集資購買小眾媒體廣告版面等。經歷一連串事件,主流媒體才改變報導立場,才動搖政府修改決策。

  安亨浚同意美牛事件前已累積一些民怨,但狂牛症問題是真正引起民眾上街頭的原因。另外有農民喝農藥自殺抗議,也是導火線。1997到2007年期間,南韓執政相當保守,所以民眾對總統李明博有相當的期望,90年代初期曾開放美牛進口,但因當時證實的狂牛症事件而停止進口,而今政府卻為簽訂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而重啟進口美牛政策。

網路媒體 展現公民活力

  該影片記錄公民記者在燭光晚會現場,拍攝到一名婦女被警察用腳踹到車子底下的全程實況,以及警察用強力水柱沖散民眾等畫面。雖然媒體與民眾同在現場,但媒體指稱,活動背後有政治媒體的操控、活動相當有組織、有騎車族帶領。

  燭光晚會上受訪學生卻表示:「沒有什麼指導方針,我跟著前面的人走,其實我覺得很亂」;騎車族說:「我是棋藝社的會員,我騎在後面是想保護群眾,我不知道領導者在哪裡」。一名初中女生甚至表示:「我不相信主流媒體說牛肉安全」、「總統不聽人民建議,更不應該用暴力阻止輿論,這與我們學到的民主不同」。

  因為政府不相信抗議是自發,還指稱有黨派背景人士操控,多次抗議活動過沒多久,警方隨即開始逮捕民眾。家庭主婦、上班族等無故被關了48小時,更稱此為「雞籠二日游」。他們事後皆表示被詢問類似問題:你過去參加過幾次遊行?是否參與政黨等。但民主團體的律師分析部分被關民眾,結果顯示曾有政黨背景者僅佔百分之十,其他多是學生與一般民眾。且多半沒參加過遊行、連遊行該如何進行都不清楚。

  公民記者用簡易網路攝影機和電腦即時轉播現場,直接證實主流媒體的錯誤報導。影片指出「部落客的報導讓記者蒙羞,這是藏不住謊言的新媒體環境」!政府則認為網路是真正的邪惡來源。

  安亨浚補充,該事件參與的網民大多來自當時南韓排名第二的 Daum.nett網站,該事件後用戶量竄升至第一名,超越Naver.com網站。陳順孝總結說,過去,傳播工具昂貴,民眾是分散的、通常只能接收資訊、依賴一些組織或社運團體組織資訊,但網路工具打破傳統思維,讓政府想不透、甚至害怕的是,網路民眾的活動沒有規則可循,也找不到領導者,而網路能真正地展現公民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