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統媒體幾年來遍吹淡風,裁員之聲不絕,在英國傳媒界最具代表性的工會–全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馬首是瞻,經常出面維護會員權益,但在經濟衰退的大潮之下,工會往往有心無力;而不幸的是,工會本身在眾多會員失業,會費收入減少的情況下,也須裁員,縮減開支。

  英國全國記者工會早前在11月發表的年報中曾以“大屠殺”(carnage)一詞來形容媒體工作者面臨的慘淡情況。而當前,在英國公營廣播機構BBC又再計劃裁員六百人的陰霾下,這一語出驚人的描述,卻更顯得貼切不過。

  全國記者工會會長James Doherty 在年報中開宗明義地說,18個月來,英國媒體工作者正遭大屠殺,以千計新聞從業員失去工作。他在細說工會方面如何奮力為會員抗爭,挽救就業機會,特別是反對強行遣散之餘,更劇烈批評一些媒體大老闆只求貪圖每年30%至40%之暴利,罔顧內容質素,並不斷裁撤經驗老手,而以平價招來新手支撐局面;或是壓抑自由就業的媒體工作者的報酬;又或將部份工序實行外包一些國外的平價地區,濫竽充數。

  他指出,新聞業是社會邁向欣欣向榮,體現有效民主體制的重要基石,政府既然調動公帑救助銀行走出困境,便理應採用同樣政策,維護新聞業未來的健康發展。

呼籲創設啟動基金 實行辦報合作化

  全國記者工會呼籲成立一些啟動基金(Start-up Fund),在一些原有報紙經已倒閉的地區,讓媒體人以合作社形式重新參與工作,藉此成為媒體的共同擁有者來經營地方性的報章;而在此類合作經營模式下,必須奉行內容至上,共享共有。

  同時,全國記者工會表示,對於已曾獲得厚利的大型商營媒體機構,若不對僱員就業及內容質素作出保證時,絕不應准予任何經費支持。全國記者工會指出,新聞業現時存在的榮枯交替現象(boom and bust journalism)只對少數人有利,但對多數人不利,這種現象必須終止。

每5個媒體人,就有一人失業

  全國記者工會秘書長 Jeremy Dear 也在年報中指出,18個月來,大約每5個媒體人,便有一人失業。最嚴重的是英國最大商業電視公司「獨立電視台」(ITV ),裁員一半,而BBC 在早前裁員幾千人後,在這期間又裁減了幾百人。此外,有60多家媒體地區辦事處關閉,十多份報刊停刊。整個傳媒的各個工種,各個地區,不論全職或自由就業者,無不受到影響。

  全國記者工會表示,工會在全英各地協助會員展開抗爭行動,期間已能成功地阻止以百計的強行遣散個案,而對於一些志願遣散的安排,亦能爭取到較佳的遣散條件。

工會運作連年赤字

  不過,年報中並透露,在傳媒業一片裁員聲中,收入主要來自會員會費的全國記者工會本身的財政也受影響,因為會員失業或流失,以致兩年間預算少收會費近20萬鎊。

  全國記者工會目前有會員約36000人,其中全費會員都是來自廣播、報章、雜誌、公關、通訊社、書刊、自由就業者、新興媒體等各個領域,總數共28000人;而學生會員、已退休會員、終身會員、名譽會員、待業會員及暫停會籍者,合共約8000人。年報透露,2008年流失會員900多人,2009年也流失超過700人。

  工會的財務報告顯示,工會上年度總收入約527萬鎊(會費佔492萬鎊),總開支則為553萬鎊,在運作上連續幾年都出現赤字20萬鎊以上。同時,2010年預料將有赤字17萬鎊,到明年累計赤字將達60萬鎊。

  工會擁有自置物業,而工會的固定投資(主要為股票)市值在金融危機下顯著下跌,由2007年原本的260萬鎊,市值現已下跌超過32%; 另外,工會的退休金資金缺口高達180萬鎊。工會並無儲備。

工會裁員6. 5人

  一年薪金與津貼約為6.8萬鎊的秘書長Jeremy Dear 表示,在財政壓力之下,工會本身去年也裁員6.5人(注一),目前共有各級職員60人,負責推展工會的各類工作。

  工會名譽總司庫 Anita Halpin 在年報中指出,工會財政現時的三大隱憂,一為整個傳媒業的非常情況,二為工會退休金資金缺口,三為會員正逐年減少。

  為了開源節流,工會決定增收會費,將倫敦的總部物業部份出租以增加收入,並將週年大會由每年一度繼續改為18個月才舉行一次,以節省開支。

(作者曾在香港從事電視新聞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注一):裁員6.5人,乃以全職或半職工作為統計單位。

可參閱網站:
NUJ –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

NUJ Annual Repor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