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璋畢業於「世新報業行政科」入行新聞界並不意外,意外的是進入中廣卻是「傳奇」。

  民國79年7月自軍中退役後,聽聞中廣正廣召多名記者羅編到各分台,於是就跟著一群人等前往面試應考。從筆試、試音、到最後面試,台南台只剩蔡宜璋和另一位應試人員,中廣台南台的主考管應試了這二位考生後,回頭和另一位同是資深記者討論,經這位資深記者再次面試後,決定錄取「蔡宜璋」。錄取原因為:這位將要離職到美國進修的資深記者名字就是這麼剛好也叫「蔡宜璋」,所以;名片不用換、資料夾不用換、舉凡有關「名字」的都不用換,一切就是這麼「巧」還是「註定好」就是要當「新聞傳播人」!?

  記者請蔡宜璋試著回想起在中廣的點點滴滴,蔡宜璋笑談到:「菜鳥跑新聞;瞎貓碰到死耗子。」「獨家新聞」硬是給蔡宜璋碰到,而且還不只一例。讓蔡宜璋印象最深刻也最難忘的獨家自是2001年9月1日台灣首頭剖腹產復製牛「畜寶」的新聞。

初生之犢不畏虎 「畜寶」新聞搶獨家

  蔡宜璋回憶道出:「國內第一頭複製牛「畜寶」眼球發育不全,經台南新化畜產試驗所視力檢測無反應,出生五天後證實全盲。」畜寶是在9月1日晚間10點30分剖腹生產。這是台灣第一隻「復製牛」,所以至少一天都要二次打來所裡關心「畜寶」的成長情形,再把成長的過程紀錄成新聞,就這樣每天持續觀察一個多月,一樣的一天二次如故的打電話來所來詢問主任「畜寶」情形,結果當天主任不在,接線的是一位「飼養員」,他平時就是照顧「畜寶」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蔡記者說:畜寶正在發高燒以及目前身體的生長與各項發育缺陷。突如其來的大新聞,「台灣首頭複製牛」是頭雙眼失明、體重過重、尾巴過短的缺陷牛,為何畜試所都沒有對外發佈新聞.....此則大獨家一出,連畜試所都大為緊張,連忙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台灣首頭複製牛」情形。所長王政騰說,一個月觀察期過後,深入了解原因。畜寶,除體重過重,尾巴過短外,眼球也發育不全,經檢測其黑眼球,並沒有視力反應,雖然會眨眼,且動作敏捷,仍是雙眼失明。他表示,根據國外針對二十四頭複製牛的研究報告,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九點七,畸形率高達三分之一,包括五官不正、內臟與腳部發育不良等,所以畜寶出生後眼睛失明並不意外,所方將待一個月觀察期過後,針對畜寶出現畸形的情況深入研究,包括是否是顯微操作或者分化過程中出了問題,都有待釐清。

  蔡宜璋回憶起過去,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早在搶得「畜寶」獨家新聞之前,一入行時就緊追十大通緝要犯之一「黑牛」黃鴻寓結夥搶劫案、中華職棒現場轉播,談起現場轉播職棒,蔡記者邊笑邊說的又抖出一地包袱【註1】。各類型新聞漸漸的跑出了心得與興趣,與其說是興趣也該說是不能辜負前輩「蔡宜璋」的傳承交付。

  「中廣新聞一向以嚴謹出名。」不容許出錯也決不能漏新聞。因此;對一位剛入門的新手記者而言在自我要求及專業的訓練下,要跑遍這片偌大的台南縣市,可真是硬頸。但蔡宜璋不僅做到,而且更青出於藍。

轉戰地方電台 不忘新聞人職志

  2007年初趙少康接手中廣擔任董事長後,首先進行精簡人事在這波瘦編名單中,蔡宜璋決定了自己的去向,他說:「一但初衷不在,堅持又有何用。」於是乎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告別了他最愛的新聞主播台。十餘年的主播生涯,離開並沒有終止他對新聞的熱愛。現在蔡宜璋獲邀到台南古都電台擔任總監一職,時有新聞外訪,他仍會興起帶著採訪機,親自上陣過個乾癮,時時刻刻也會提醒節目部主持人或是記者要謹守「新聞倫理」及「守門人」之責,切勿「見獵心喜」,也別為了收聽率而製作「假新聞」。記者應該要愛惜名節,廣博知識、嚴守專業精神;隨時學習,不斷求知,以求對公眾問題深入瞭解,並 奉新聞事業為終身職業,堅守崗位;造福社群。

解釋名詞:
【註1】抖包袱:抖包袱說笑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