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報界的國際新聞報導在過去30年來大幅度減少。

  根據英國一個關注傳媒素質的獨立組織「傳媒標準信託會」(Media Standards Trust) 11月1日發表的報告指出,英國4家最暢銷的全國性報章過去30年來的外國消息篇幅已減少了將近40%。該組織呼籲業界應該正視此種現象。

  調查對象的4家大報是《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衛報》(Guardian)、《每日郵報》(Daily Mail)及《每日鏡報》(Daily Mirror)。

  報告特別指出,各報在前10頁版位刊載的外國消息,在同期內竟然大跌80%。外國消息現時僅佔全部消息的1成,回溯1979年時則佔5分之1。報告強調,由於各報幾十年來一直都有增加版位及增多內容,這便更加突顯外國消息減少的現象確實嚴重。

  此一統計並非將各報30多年來所有內容全部相加而成,而是選取一個新聞比較平均的星期來進行,即是,並無一些特大新聞諸如美國總統選舉之類的時期。統計選了1979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隨後是1989年、1999年和2009年的同一星期。

  統計顯示,《衛報》的外國消息,在1979年第1星期有175條,到2009年只有125條;《每日鏡報》和《每日郵報》各由約50條減少至約30條。在較為重要版位的比重方面,1979年4家大報前10版共刊載外國消息441條,到2009年則只有86條,少了80%。

世界觀漸趨狹隘

  對於此一統計結果,BBC國際事務記者David Loyn評論說:「此一結果顯示英國報界的世界觀漸趨狹隘的情況正在日益嚴重,而這對英國選民了解世界事務方面也非好事。同時,對於仍然放眼全球的其他新聞機構,尤其是公營廣播機構BBC,這便顯得他們跟各大報有點脫節;同時也算帶來了一種無形壓力,因為有同業的激烈競爭,才更能振振有詞地說,必須在國際新聞上投下大量人力物力,那總比用一些抽象的公共服務理由來解說,顯得更有說服力了。」

  研究報告的作者Martin Moore分析指出,英國各家大報減少登載外國消息的原因之一,是各報現在已少派駐外記者,而且在報導外國消息方面也轉趨被動,往往有大新聞發生時才有外派。

  此一統計雖然只集中於研究英國最暢銷報章刊載外國消息的情況,但報告作者也同時指出,財經報刊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及《經濟學人周刊》(Economist)則已證明,以國際消息為主打內容,還是有利可圖的。

  另一方面,報告也強調,在英國各新聞機構中,公營廣播機構BBC一直都能獨樹一幟,維持大量的國際新聞報導。然而,報告作者也對BBC在未來歲月由於必須自行肩負起過往由外交部撥款的國際部(BBC World Service)經費,以致勢必削減部份的新聞節目或服務的情況表示關注。

(作者曾在香港TVB工作多年,現長年旅居英國,本文作者聯繫電郵: edwardho40@hotmail.com

可參閱報導:UK newspapers are covering less world news: report | Media | guardian.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