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各種服務也同時結合進入家戶生活之中,其中尤以數位電視(DTV)與網路電視(IPTV)的獲利契機,令人關注。今年為期兩天的「國際數位電視研討會」,10月19日這天,講者Mr. Ivan Verbesselt[註1] 專題演講「付費電視全球模式」。

  Verbesselt認為在現今傳統廣播和無線寬頻廣播,現在已經有許多新的結合型態,做為一個業者須找到廣播與寬頻網路的整合模式,然後去定義服務意涵,進一步結合服務和安全的邏輯。此外,配合使用者的部分需要的是:天衣無縫。過去那些在科幻片中所使用的機制,在今日已進入現實生活中。再者,安全性也必須被考慮,例如智慧財產安全或者機上盒的使用等等。然而,Verbesselt認為,安全沒有一個絕對的準則,一方面要看民眾所使用的平台或方式,另一方面則是業者如何選擇他的安全措施。

  Verbesselt強調OTT(over the top television)改變了電視商業付費的模式。OTT是指,透過網際網路將數位影音內容傳送到收視者,是一種以各式各樣連網終端的一種服務。由於它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及載具的限制,因此被業界稱為是「over the top tv」 ,也有人將其稱為Internet TV 或是 TV over Broadband。OTT的發展改變了媒體經營許多層面的營利模式。業者提供了入口網站,期望去吸引足夠的目光,藉以找到願意資助的廠商,最後也達到營利的效果。

  許多業界人士認為OTT TV代表,一種關於消費者如何在家中消費影音內容的演進方向,也就是所謂個人化電視時代的來臨。由於網路上有越來越多的影音內容,電視產業不斷地在探討,是否可能一舉越過傳統電視經營者,而直接透過網路來提供所有的電視節目。在獲利的前提下,「使用者經驗」是整體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就是說,消費者要的是在一個地方達到所有的需求:搜尋、尋獲與消費,都在同一個平台上。Verbesselt認為,如果把這些假設與計畫結合入付費電視的計劃架構中,同時納入使用者經驗整合思考,整體計劃必然會成功。    Verbesselt認為業者在販賣內容的同時,需要跟OTT內容綁在一起,找到一些好的夥伴關係,才能有雙贏的可能,但使用者經驗是不能忽略的,唯有如此才不會失去市場。

  目前的數位電視發展現況中,有許多不同形式的寬頻進入家庭,透過數位電視或IPTV等等傳輸進家戶生活,而未來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帶來「無縫式使用經驗」[註2]。

  就產業層面來說,IPTV對於一般使用者仍過於複雜亦不夠安全,在這方面Verbesselt承認,新型電視還沒找到一個最好的標準。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現今大眾媒體已產生很大的改變,現在的孩子(Verbesselt稱為同時多工的使用者),往往同時都盯著二至三個螢幕,同時進行頁面操作,這樣的現象在現代已經成為一種事實。

  Verbesselt認為未來會使用觸控式螢幕來輔助豐富我們的媒體導覽,他預測在未來18至24個月間,它們將會成為一個主流,觸控技術必然會與數位電視功能結合。這是一個消費媒體的裝置,它能提升媒體導覽的效果。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使用者經驗,這是很顯而易見的。Web2.0與電視結合,讓消費者個人化、客製化自己的付費電視體驗。在安全的前提下,Verbesselt最後表示:「我們應該要積極去擁抱這樣的可能,而最重要的當然是去重視使用者機制。」

註解:
註1
講者是NagraVision公司資深副總以及行銷主管。NagraVision互動電視和付費電視的主導廠商。
註2
無縫使用經驗,「也就是使用者完全不需花力氣思考數位內容的來源,不同裝置卻都有相近的使用者經驗,同時不同裝置中的數位內容能輕易地分享」,可參考http://www.ctimes.com.tw/News/ShowNews.asp?O=20091020220853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