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文山區興華國小於今年三月正式成立「媒體素養教育特色中心」,推廣媒體識讀教育,強化學童媒體素養的培育。興華國小校長王宗平表示:「興華過去就有推動閱讀並參與讀報教育,所以有這樣的教學環境。」在此背景下,有幸爭取到經費設置數位攝影棚,且學校老師本身在教學方面又相當認真努力,因此,今年三月通過教育部媒體素養教育中心計畫,於99-1學年度起,正式實施相關課程,強化師生媒體素養概念。

  興華國小成立媒體素養中心,延續舊有設備與教學,針對校外及校內舉辦不同講座及課程設計。其中媒體巡迴演講,由世新大學推薦演講者,透過行文台北市各單位,邀約校內外老師們共襄盛舉參與媒體素養的促進。興華國小也安排相關課程,讓小朋友有機會跟導演、媒體人面對面對話,並參與相關比賽。校長認為這些活動與課程,對學校整體媒體素養環境很有幫助。老師們透過這個機會,從沒有媒體教育的背景,透過自身學習,再指導學生,讓孩子有機會提早接觸和建立正確的媒體觀念,對學童是相當有益的。

  目前興華國小媒體素養中心的編制,是由校長及各處室主任行政人員整合成一臨時編制,分為三組:行政、活動、教學,成員共約十多位。興華國小校長王宗平表示:「目前編制以原有人力為主,財務狀況由教育部提供約二十萬經費,其中不到十萬用來購買數位相機給小朋友操作,另外的經費則用以支出課程及活動鐘點費。」在舊有設備及人力的條件下,其實並不需要再多花經費。

  興華國小於本學期起正式將媒體素養融入課程設。由於原有九年一貫課程體制並不包含媒體相關領域,因此興華國小將媒體素養相關課程安排在原本的綜合領域進行教學。課程的安排使全校每班的小朋友,一學期有十堂課的時間接受相關課程。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課程設計,課程的設計根據授課老師的專業及能力指標進行結合,目前主要以媒體近用的部分為主,並且興華國小將十月訂為媒體素養素,課程主題訂為:魅力興華。王校長認為,媒體素養的形塑,一開始一定是從認識媒體開始。正好今年十一月花博展開,她鼓勵師生以花博為主題,採取文字報導、影音蒐集、整理等,展開媒體近用的部分。她認為這是讓孩子認識、接觸媒體的好機會,也期待之後課程的延續性對學生的正面影響。王校長說:「老師們年輕有熱誠,是最可貴的部分。」而透過老師帶領,從學習媒體近用的概念開始,讓孩子進一步體會何謂媒體素養,並養成正確的概念。

  興華國小上學期剛建置完成校內數位攝影棚,提供師生使用,設備包含藍幕、綠幕、去背機、攝影機、讀稿機等。透過研習的方式,讓師生實際使用設備資源。興華國小鼓勵師生共同參與,讓學生嘗試擔任小小記者,並參加多媒體競賽等,使數位攝影棚成為最好的學習與實作地點。當雨天無法到操場舉行朝會時,由於興華國小沒有活動中心,攝影棚的即時轉播功能,就成了最得力的助手。學生在教室就可以進行朝會,在螢幕上看到師長的演說,比單純廣播效果更好。

  王校長樂見同仁與小朋友的進步,但也憂心:「媒體素養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讓每個老師都有正確認識。我個人上了很多小時的課程,才覺得我的觀念越來越清晰,但老師們在原本教育裡沒有這塊,是中心成立後才開始接觸媒體素養的概念,所以我憂心老師們在這塊的專業能力還不是非常夠,沒有辦法教到很深入。擔心學生學到的只是媒體應用,而不是媒體素養。」

  目前媒體素養教育中心才剛起步不久,實際成效仍無法定讞。王校長說:「媒體素養的養成是一段長期的過程,這不是能立竿見影的,但只要我們有意願開始,孩子們漸漸接觸,有正確的認知,我想他未來還是一個重要的課程,只是現在是一個起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