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掛帥新聞如文宣  影藝八卦充斥成常態
  財團法人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新防會)最近完成七月媒體觀察報告,發現今年上半年主要報紙幾乎是天天出現政府廣告,七月全版或半版更高達120則以上,加以原有政商媒不同類型或複合型的置入性行銷充斥,已使媒體淪為業務掛帥,擴大了官方聲音(參見六、七月「烏龍新聞實錄」),忽視「第四權」的監督、教育功能。同時,藝人八卦氾濫,光是六、七月的謝霆鋒和張柏芝婚變新聞,巨細靡遺,連續劇逾一百天,還有七月劉子千的「唸你」,更成了影劇版最大話題,浪費媒體資源,值得檢討和省思。

七月烏龍新聞評比
  七月各主要報紙的「烏龍新聞」評比(含未註明政府機構、置入性新聞、中國廣告及中國招商新聞做置入計算),依序為:中國時報8則(含置入2則、中國2則、更正2則)、蘋果日報6則(更正5則)、自由時報4則(更正3則)、聯合晚報4則(中國4則)、聯合報3則(中國1則、更正1則)。合計25則,刊「更正」者11則。七月違反新聞倫理道德規範的示意圖和照片,依序為:蘋果日報22則(含自殺6則)、中國時報14則(含自殺3則)、自由時報11則(含自殺8則)、聯合報7則(含自殺2則);合計54則(含自殺19則)(參見附表一、附表二)。

  在媒體如此大量收受政府廣告下,亦應從廣告中找出新聞,而非作傳聲筒。例如七月的「農村再生由下而上符合世界潮流」、「捍衛工安 勞資都是先鋒」、「政府認真收購公糧確保糧食安全」、「社會救助 新制7/1實施」、「防止滯銷 穩住果價」、「法院審理性侵害案件 法庭更友善 量刑公平合理有指望」、「人民觀審:穩健踏出人民參與審判的第一步」等不一而足,都應深入採訪或作深度、調查之類的報導;相對地,政府部門亦應檢核廣告刊登的必要條件,不能視為一種媒體公關,得不償失。類如「疏緩泰山施工壅塞 需要您的幫忙」、「防堵塑化劑污染 政府積極作為請安心」、「五少五多 遠離塑化劑」、「維護食品安全籲請全民注意事項」等,都是可透過記者會或新聞稿方式處理。顯然,政府部門須改變對媒體的態度和思維,媒體亦須發揮專業自主,善盡職責,不能淪為怠惰沈淪,或政媒非典型的關係,值得省思檢討改進。

  新防會並建議,政府與國營單位在落實遵守現行的《預算法》,更應增訂相關的執行規範,使「廣告」與「新聞」作嚴格區分。另一方面,應由立法院、監察院和審計部等分別扮控制「政府廣告」預算、監督糾彈、究責的角色,不容有浪費或圖利政媒的行為,始克有濟。

  在中國廣告方面,中國前來台灣招商文宣或招攬旅遊的違法廣告十分氾濫,從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累計高達150則。由於政府部門對中國廣告的執法不嚴,連立委和監委皆有諸多質詢和提案糾正,但卻依然故我;現除常見的渲染性報導外,業已產生若干負面效應,值得正視。

新聞綜藝化、綜藝八卦隱私化嚴重
  台灣影藝圈近年向以爆料、八卦新聞充斥媒體版面,堪為「理盲濫情」的縮影;過去的賈靜雯離婚爭女監護權,就鬧得不可開交,天天見報,其後的「補教人生」更是纏綿悱惻,沒完沒了,而近三個月知名藝人謝霆鋒和張柏芝的婚變連續劇,從「鋒芝戀」到「鋒芝變」,風風雨雨,因多了一個陳冠希淫照孽緣插花,主要報紙每天都大登特登,內容巨細靡遺(參見「七月烏龍實錄」),任擇其中的新聞標題,讓人啼笑皆非。

  另外,七月中藝人劉家昌之子劉子千,一首「唸你」在網路上被罵翻天,網友留言說這首歌難聽到如同「魔音穿腦」,居然亦能顛覆電視、報紙隨之起舞,復後來居上,連他的講話結巴、頭暈不舒服,都是新聞,竟又衍生出「靠爸一族」話題,把余天、高凌風等的兒子統統扯上,大談特談,謂之媒體炒作或市場行銷均不為過。

保護兒少 媒體自律他律先後登場
  立法院朝野於5月25日協商《兒少法修正草案》,有關規範媒體報導條文獲致共識,將增訂媒體自律機制,採取「先自律再他律」的兩階段模式,未來新聞紙若刊登有害兒少身心健康內容被舉發,經報業同業公會審議後,若未履行處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才會開罰;新聞紙業者若經舉發刊載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報業同業公會應於一個月內,依據該自律規範及審議機制處置;如果新聞紙業者未履行審議結果,得按次處罰至履行為止。

  至於非報業同業公會會員的新聞紙業者,若刊載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的內容,或報業同業公會就違法案件逾期不處置,或處置結果遭申訴,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邀請報業同業公會代表、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代表及專家學者代表,共同審議認定;未依審議認定結果履行者,同樣要接受上述處罰。

新聞業成迅速消失的行業 可信度是存亡關鍵
  據金融理財網站Bankrate在6月30日列出6種正在迅速消逝中的行業,包括建築工人、房產仲介、新聞記者都上了榜。受到近幾年美國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業前景不看好等大環境因素的影響,Bankrate網站導,現在美國有6種行業正在迅速消逝當中,包括建築工人、房地產仲介、汽車製造廠裝配線工人、藥廠業務人員、理財專員、新聞記者。報導指出,在這6個領域工作的就業人士,不妨考慮為自己尋找更好的替代工作。新聞記者平均年薪在美國約2萬6000美元至4萬5000美元之間,網路發達使得傳統媒體面臨龐大的壓力。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估計,從現在到2018年,將會有4400記者的工作職位消失。Bankrate建議,雖然傳統報業不斷衰退,但網路記者卻是頗為不錯的替代工作,因為網路媒體對於資訊的需求量仍然不斷增加。另外,轉往企業界擔任公關或溝通專家,也是值得考慮的發展道路。顯然新聞行業已面臨嚴峻的挑戰!

  美國北卡大學新聞系教授邁爾(Philip Meyer)在「正在消失的報紙」(The Vanishing Newspaper)一書中,反覆告誡網路時代的報業生存關鍵,乃在尋回正統報業核心價值的「可信度」,即社會對報紙的信任度。在今天的此時此刻,更是值得媒體中人嚴肅面對省思,以尋求自律和改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