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富邦集團併購凱擘集團之後,旺旺集團也想進軍有線電視系統。9月6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下稱NCC)己舉行聽證會。但由於本案仍然諸多疑慮,在10月24日舉行「旺中寬頻併購案」公聽會。場外公民團體、場內學者專家砲火四射,不但直指目前旺旺集團旗下媒體的言論多元性已受到減損,新聞專業也未獲保障,將嚴重影響台灣未來的民主政治發展。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張錦華向旺中寬頻嚴正呼籲,「放手吧!不要再併購媒體了!」
垂直整合 涉及頻道上、下架
旺中寬頻董事長蔡紹中不斷聲明,系統是平台,並不產製內容,與言論自由無涉。但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陳炳宏提出反對意見,本案涉及垂直整合的重大爭議,業者不但經營頻道,未來更進軍系統,會影響頻道的上、下架,當然牽涉言論自由的實現。
陳炳宏主張,如果只是涉及平台,「那我可以不在意」。但是他認為,本併購案涉及系統與頻道的垂直整合,會影響頻道能否進入系統供民眾收視。
張錦華指出,經過六天的網路連署,來自於台大、政大、師大等大學的法律系、傳播科系、經濟系、社會系與政治系等五十多位的教授,願意站出來擔任發起人,兩千多位的的公民與八十多個公民團體立刻加入連署,「這份心聲代表要表達的是什麼?大家跟旺中集團有仇嗎?」
她提出說明,這件號稱亞洲最大的媒體併購案,影響台灣未來的傳媒產業生態,為什麼媒體不報導?張錦華說明,她私底下詢問電視台業者,得到的回覆是頻道都要上架,必須進入系統台,「他們不敢得罪旺旺」,「這就是媒體併購的影響力」。她痛心地表示,「台灣表面上有很多媒體,可是一旦併購集中化之後,反對意見就被排除了,大家就不敢報導了,這還是一個民主社會嗎?這是我們希望留給下一代的民主社會嗎?我們對得起一百年前的革命烈士嗎?」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鄭秀玲以德國媒體集中委員會(The German Commission Concentration in the Media)的KEK值為測量指標,經過計算旺中寬頻併購後的集中度高達140%,大大超過德國的30%標準。她認為,如果根據去年NCC核准富邦集團併購凱擘的個案來看,未來富邦要新設新聞台與財經台,必須要取得NCC的核准。所以,旺中寬頻己經有新聞台,根本不應該再購買系統,NCC 應立即駁回此案。
併購不利新聞專業的維護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說明,自從旺旺集團進入台灣媒體市場以來,就發生兩件記者被告的事件,嚴重傷害新聞自由。對於旺中併購案,「我們表達深切的憂慮與關切」。
2009年,旺旺集團進入台灣的媒體市場,己發生兩件記者被控告的事件。財訊記者田習如在報導中稱旺旺集團負責人蔡衍明為紅頂商人,旺旺集團因而提告。2011年9月2日,新頭殼記者林朝億報導國民黨立委謝國樑與NCC官員私下見面討論旺中併購案為「施壓」,謝國樑因此對林朝億提出民事假扣押。雖然謝國樑公告宣示會撤銷假扣押,但至今仍未撤告。
邱家宜指出,這兩位記者都是資深且優秀的新聞工作者,所呈現的報導面向也具有社會意見的代表性。以新聞圈內的評價,新聞報導的呈現也十分到位。她以林朝億被假扣押一案說明,雖然民事假扣押是經濟手段,但是已「掐住新聞自由的咽喉」。旺中集團以外的新聞工作者,都未必能表達不同意見,未來在旺中集團內部的新聞工作者的自主性,從這兩個個案,就能「見微知著」。
邱家宜也提出解釋,記者報導未必就是完全正確,所以「最好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健康的傳媒生態下,讓讀者自行判斷。因此,從新聞工作者與社會大眾期待多元性的角度來看此併購案,「我們表達深切的憂慮與關切」。
旺旺嚴重傾向中國利益
張錦華認為,旺旺集團進入媒體市場,「嚴重傾向中國利益與媒體專業的破壞」。大量的中國政府置入式行銷,也破壞讀者知的權利。她呼籲旺中寬頻,「以你們的財力,可以樹立一個榜樣,讓社會信賴。」
張錦華指出,「各國審議併購案的最高原則,就是公共利益」。2009年旺旺集團開始接待中國的採購團,中國政府開始在中國時報購買廣告,以新聞編寫的形式呈現。這根本就是欺騙讀者的行為,已喪失社會信任與讀者的信賴。
她說明,台灣走過戒嚴,邁向民主,「中國時報曾經是一份最敢言的報紙」。但是除了中國政府置入的問題以外,中國時報不敢報導法輪功、六四與中國政府各種壓制人權的暴行。「讀者不會尊敬你們」。她沈重地提出呼籲,「放手吧!不要再併購媒體了!」
重點在於節目內容
蔡紹中向社會大眾喊話,旺中寬頻將投資75億元配合政府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的建設。但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林宗男認為,「本併購案要考量的並不是數位匯流或有線電視的數位化,而在於併購案會控制上游的頻道與下游的系統,上下游的整合對於台灣言論多元化的挑戰。」
一直以來,台灣社會存有數位化的迷思,以為數位化以後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可是,卻忽略閱聽人收看的是「節目」,而不是「數位化設備」。林宗男就提出精闢的見解,「數位化的建置只是水管,重要的在於高品質的水,節目才是訂戶關心的重點。」
林宗男主張,我國有線電視數位化只有9.08%,而政府的目標希望有線電視能在2015年達到75%的數位化目標。但若根據業者在9 月6日提供的資料,必須等到2017年才能完成80%有線電視數位化的目標,旺中集團併購無助於數位化的加速。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谷玲玲表示,業者應提出更具體的時程,在各個階段中要如何克服困難。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將要怎麼做。NCC與業者關於數位化的所有協商,必須公開透明。
|
台大經濟系教授鄭秀玲主張,旺中集團己擁有中天等新聞頻道,頻道與系統只能擇一,應立即駁回旺中併購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