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卓越新聞獎暨曾虛白先生新聞獎(以下簡稱卓新獎)頒獎典禮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在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六樓展演廳盛大舉行,典禮現場新聞同業與嘉賓雲集,參加者皆給予得獎者最誠摯的支持與掌聲。今年典禮以「堅持公義、報導真相」為主題,走進會場便可看見顯眼的紅色布幔,斗大的標題不忘時時刻刻提醒新聞同業,公義和真相報導的堅持是記者的使命和核心價值。為此,今年增設平面與電視類「調查報導獎」獎項,足可見主辦單位對於新聞本質為監督政府的第四權角色之重視。

  今年頒發16項獎項且共有524件作品參賽,創下歷年來的紀錄,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胡元輝表示,今年在參賽資格上,除了讓網路媒體加入競爭外,還新增電視和平面媒體的調查報導獎,「調查報導獎的目的在於,揭發事件真相,推動社會的公義」胡董事長鼓勵媒體工作者勇於揭露弊端。

  評審團主席黃肇松讚賞今年卓新獎除了獎項與參賽作品創下紀錄,在探討議題方面更兼具多元、深入等特色,有關心的環保、弱勢等公共議題外,今年更擴及到食品安全、人口老化、少子化等問題。他感嘆:「在選戰新聞打的遍地烽火之際,卓新獎就像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期望能藉此改善媒體生態。

社會公器獎:《四方報》讓台灣新移民發聲

  頒獎開始先頒發第一階段得獎媒體,「四方報」獲得「社會公器獎」,該獎項的評審召集人范雲認為,多數媒體仍然經常性的忽略弱勢者,臣服於商業利益,她讚賞四方報長期關注弱勢群體,秉持專業與公共精神,積極地讓台灣新移民自主、多元發聲;雖受限於經費、語言與編輯政策,但無損存在的重要價值。此獎由四方報由發行人同時也是世新大學董事長成嘉玲女士代表領獎,致詞時成嘉玲特別提及已故的四方報創辦人成露茜教授,她感慨說道,「我妹妹是寂寞的先行者」,今日的獎項若她天上有知,必定非常高興。四方報的獲獎不僅顯示了臺灣媒體有了新視野和多元的可能,獲獎訊息同時也使四方報吸引統一超商主動聯繫,願意讓其在店內上架販賣,顯示可喜之處,然而目前四方報仍面臨經費不足的憂慮,成嘉玲女士借機呼籲社會大眾能多支持四方報這樣的公益媒體。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媒體自律的理想目標

  頒發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前,中央通訊社社長羅智成上台致詞,他強調,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是台灣歷史最悠久,且是帶著理想色彩的新聞獎項,在媒體生態遭逢巨變後,更顯珍貴。他欽佩得獎作品能專業、堅定地扮演媒體人應有的理想角色,他認為現今的新聞工作者並不是公害,而是可藉由卓新獎這樣的平台達到自律以及自我期許的目標。

  本次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共有兩個大獎項,新聞學術著作獎頒給了舍我紀念館助理研究員黃順星的《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而公共服務報導獎則是自由時報的《爐碴亡國》專題獲此殊榮,該報導針對含重金屬及戴奧辛的電弧爐碴管制議題,進行深入報導,善盡媒體關心公共議題、服務社會大眾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