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涉己新聞」大增、老闆公器私用,嚴重傷害新聞專業自主;美國自由之家2012年5月2日發表2012全球新聞自由報告,台灣仍是亞洲最自由地區之一,台灣的報紙以不透明方式刊登中國政府單位製作的新聞內容成為被點名關切對向。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指出,中時出賣新聞,置入大陸官方宣傳屬實,監察院2010年11月的調查中,已掌握事證,且中時更以統籌方式,協助其他媒體出賣新聞。蔡衍明在公聽會上表示不知此事,「罰了就罰了」,並多次強調不認識幾個中國官員,他靠米果賺來的錢光明正大。蔡衍明更否認出賣台灣,多次上台強調「愛台灣」。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4月23日邀請NCC與旺中集團蔡衍明出席聆聽專案報告,蔡衍明未回函,而派特助趙育培出席,委員會主席葉宜津表示未接到授權書,而將趙列為旁聽但不列席。在4月23至26日間,中天和中視鋪天蓋地攻訐立委葉宜津。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澄社社長黃國昌直指為「大爆走」,自家媒體徹底淪為蔡衍明的打手。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舉證電視台側錄統計資料,表達「被修理、凌遲」的不滿。學者憂心「利己」和「集中」情形持續並擴大。
網路媒體發達,言論自由發展多元,媒體集團壟斷言論情形備受探討。有線寬頻產業協會秘書長彭淑芬認為,言論集中化缺乏明確計算方式。台藝大廣電系主任賴祥蔚提醒電視影響力已經不若以往,但張錦華指出,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網路場域中的議題不如想像中多元,尤其多來自大眾媒體。
此外,旺旺集團老闆蔡衍明在今年中國農曆年前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出現傾中言論及否認六四死傷人數,蔡衍明僅表示是報導斷章取義。旺中寬頻董事長蔡紹中更質疑,此公聽會的重點偏離,簡直是在審「三中案」。卓越新聞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台灣記者協會會長陳曉宜、張錦華等學者痛批,認為蔡衍明完全不具「媒體老闆適格性」。
全台多家媒體自去第一次公聽會以來,鮮少報導旺中案,學者憂慮寒蟬效應發酵,大家不敢得罪可能即將擁有全台1/3收視戶的系統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