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媒改全體/孫于琛攝影)

  不畏寒流來襲,25日上午媒改團體、台灣記者協會、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等組織群聚行政院前,抗議反媒體壟斷條款修法過程在立法院一夜翻盤,加上公視第五屆董事會提名三次依然難產,呼籲政黨惡鬥應立即停止,讓公視營運能盡速步上軌道。

  反旺中併購中嘉案、壹傳媒併購案延燒至今年,面對學生學者民間團體群起抗議陳情,執政者當局回始始終不盡理想亦看不見積極作為。直至1月19日立院初審通過廣電三法修正案,終於有一絲契機卻也在一夕變調。相對的,臺灣唯一公共託付、負擔多元文化的公共電視,目前再度面臨董事難產,無法正常運作超過800天,也讓許多關心媒體公共發展得公民們難以忍受。

  1月24日監察委員吳豐山接受媒改團體陳情時更直言,這是政黨惡鬥下「台灣的恥辱」,因各界給予黨的壓力不夠所致。對此,媒改團體與學者學生們決定站出來捍衛新聞媒體的最後一塊淨土。

  歷經一星期的遊說、陳情,媒改團體與學者們跑遍公視、行政院、立法院尋求黨政協商,但換來的卻是推卸責任與迴避。政大新聞系副教授劉昌德說,得到的回應都是以自我為考量,而不是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以這次的第五屆公共電視董事候選人遴選狀況來看,不少董事候選人呼聲極高、也具有代表性,但審查委員給予的落選理由多半讓人難以信服,劉昌德質疑政府「放著擺爛,這是不負責任的執政黨。」

(照片 林飛帆/孫于琛攝影)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總召林飛帆身為學生代表,並沒有因為放寒假而忘卻社會參與。不久前他才帶著反媒體巨獸聯盟從基隆出發一路往彰化前進,預估未來將會前往屏東,希望串聯更多學生成立草根平台,避免商業媒體的壟斷。但他認為這樣並不夠,公視既然是屬於公共的媒體,就不應藉由政黨比例來決定董事席次的分配,應該納入公民審議才能落實民主參與。對於最近國民黨團對被提名的學者杯葛一事,林飛帆也認為,這在在顯示政黨沒有意願解決問題,反而更想掌控媒體。

  許多審查委員在投票之前紛紛表示支持張正進入董事會,投票時卻以空白票選擇沉默。落選的董事候選人、四方報總編輯張正表示,自己是否能進入公視董事會並不重要,而是台灣的主流媒體往往缺乏對數十萬來自東南亞的移民、移工付出關懷。目前商業電視台沒有任何一台是專門播送新住民內容,甚至連一個常態性節目也沒有,令他相當憂心。張正期待公廣集團能替新住民發聲,但因為新一屆董事遲遲未能組成,使得董事會無法順利招開,這也讓公視不能夠正常運作,確實是延宕了應有的公共服務發展,而公民、新移民應享有的媒體權益也成為政治角力下的犧牲品。

(照片 張錦華/孫于琛攝影)

  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從中嘉案、走路工事件竟沒有一家主流媒體願意報導看出中國的影響力與台灣多元環境的崩潰。商業電視台需要上架,正如同商業週刊因得罪通路而遭統一超商下架一樣受到通路的箝制。在這樣的環境裡唯有公視敢於批評、討論旺中案,才讓社會大眾享有更完整訊息的權利不被剝奪。

  媒改團體們期望已入選的新任董事能夠快快上路運作,並呼籲朝野各黨修法還給社會一個公正客觀的公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