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到了歲末新年交接之際,全球各媒體總愛來個過去一年十大新聞排名之類的活動,台灣媒體也會搞搞類似的活動,還細分十大財經新聞、體育新聞、文化新聞、演藝新聞、兩岸新聞等等,甚至就連十大八卦新聞都有。
不過,是沒有媒體會做「十大原住民新聞」,理由非常簡單,因為閱聽眾太小,沒有市場,所以省此一舉,不用麻煩了。
那麼原住民自己的媒體呢?過去原視也會在年初之際做個去年十大新聞回顧之類的節目,可能現在正在籌劃中。倒是立報的記者和編輯已經非常貼心地替關心原住民的讀者們,將2012年的重要原住民新聞按照時間序列排列整理了出來,供大家參考,所差只是還沒有將重要性呈現出來。
十大新聞排名的活動,說來俗氣,也不免有因循之嫌,但其實是有深厚的意義,所以世界各媒體都不斷地辦理這樣的活動,甚至愈分愈細,連地方新聞都可以做此類活動。新聞界的名言是:「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人類社會不斷往前走之際,總該不時回頭看看來時路,究竟經過了什麼樣的軌跡,學到了些什麼。
依照議題設定的理論,媒體雖然無法影響人們該如何看待一件事情,卻可以引導大眾應該注意些什麼重大的事項,過去一年來原住民該關心些什麼事情,這是媒體可以做到,也應該要做的事情。
台灣原住民族並非使用文字的族群,因而長期以來都將歷史的詮釋權交到了統治族群的手中,荷蘭人、大清帝國、日本人、國民政府,統治者都用他們的視野,觀視和理解原住民的歷史,將原住民放置於客體的位置。
如今原住民有了自己的媒體,即使新聞不等於正式的歷史,也無法如治史那般嚴謹,甚至往往有偏頗之慮,但是最起碼還是記載了族群過去所發生的重要事件,鋪陳了一路走來的軌跡,僅僅是這點,就值得大家靜下來好好回顧一下,台灣原住民如何走過風風雨雨的2012。
曾經教過一班全部是原住民的大學生,我問他們霧社事件發生在哪一年,全班居然只有一位同學知道,理由是因為她恰好是賽德克族的學生,這讓我驚訝不已,原來原住民的年輕人可能都不夠關心自己的歷史。
過去我曾多次建議過原住民族電視台,可以邀集一些熟悉和了解原住民歷史的人士,將台灣原住民族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排列出來,像是霧社事件、七腳川事件、牡丹社事件、荷蘭人據台、簽訂馬關條約、原住民正名等等,做成易讀易懂簡單的小檔案,或是一分鐘以內的短片,在事件發生的當天、甚至當周,在節目的破口中三不五時就播放一下,讓觀眾可以藉此知道原住民族重要的歷史事件。不過我的這個小小夢想,到現在也還沒有機會得以實現。
有人說過,對待歷史最殘酷的做法,就是遺忘。我真怕原住民族漸漸忘記歷史,將來即使想要回首來時路,都已漫漶湮滅。在此建議原文會、原視一起邀集媒體和相關人士,好好做一個去年原住民十大新聞回顧,並且要做得大到讓原住民都可以知道,使得原住民族知道怎麼在歷史中學習與成長,今日的新聞,才不會變成明日的飛灰。
(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原文首刊於台灣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