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許多平面印刷媒體一樣,創刊已有 36年的《美國新聞評論》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決定於 2013年秋季走入新聞業的歷史洪流中。發行這份雜誌的馬里蘭大學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已在今夏的刊物中作此項宣告。
這項宣布主要是為了說明,從 2013年秋季起,將不再有印刷的紙版美國新聞評論,但仍將維持電子版刊物,服務讀者。
美國新聞評論於 1977年由美利堅大學 (American University)畢業生 克倫茲 (Roger Kranz) 所創辦,原來叫作《華盛頓新聞評論 》(Washington Journalism Review),這份刊物於 1979年被凱托大使(Ambassador and Mrs. Henry Catto)夫婦收購,後來在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前院長克莉虹(Reese Cleghorn)的奔走努力下,於1987年把華盛頓新聞評論搬到了馬里蘭大學所在的大學城 (College Park),一直到 1992年,雷德 (Rem Rieder)出任該刊主編之後,才因納入馬里蘭大學基金會 (University of Maryland Foundation),以新聞學院作為發行地址,改名為《美國新聞評論》。
到了2011年,美國新聞評論的所有權與財務管理全部移交給了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這份雜誌原本擁有相當龐大的編採陣容,每年出版 11期刊物,過去兩年,因雷德預定今年 7月離開美國新聞評論,投效今日美國報 (USA Today)擔任編輯,美國新聞評論只剩下一位編輯,一位全職改稿編輯和若干自由撰稿人員,因而於去年起,改為每年出版三期。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現任院長戴麗琪 (Lucy A. Dalglish)說,《美國新聞評論》雖然不再發行印刷版刊物,改以電子版繼續存在,但仍將著重該刊過去36年以來,藉以獲得盛譽的新聞革新、企業經營與媒體評論等內涵。所有的報導在 Philip Merrill學院華克(Leslie Walker)與莫珊丹(Sean Mussenden)這兩位教師指導下,改由學生們採訪、撰寫。
至於《美國新聞評論》取消印刷版的原因,戴麗琪說,這份刊物原本就是依賴捐助支應開銷,但過去10 年來,捐助逐年減少,加上他們發現上網點閱美國新聞評論文章的讀者越來越多,於是,經過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教員、校友及校外顧問作了約九個月的研究及評估後,決定專門以電子版服務讀者。
她指出,美國新聞評論過去多年所呈現的特色仍將繼續保留,所謂特色就是結合學生與學院的努力奉獻。
戴麗琪強調,重新加強學生們所製作的美國新聞評論內容,旨在讓 Philip Merrill 新聞學院的學生有機會在傑出的教師引導下,接觸到真實的新聞世界,獲取珍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