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從周遭的世界學習如何自處,而大眾媒體就是今天的說書人。若孩子所看到的故事總是以暴力做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且無所不在,那麼這個社會向孩子傳遞的是什麼樣的價值體系與文化世界觀?即便我們、我們的鄰居,或學校的孩子未變得更具攻擊性,也可能變得更加畏懼他人,或對他人暴力的嚴重性更不敏感。
以下,我們提供專家學者給家長的建議,希望從這個暑假開始,可以幫助你和孩子一起在電玩遊戲中找到樂趣且正向學習。
媒體素養領域的先鋒領導者——朵門(Elizabeth Thoman)認為在研究結果不斷證實媒體暴力的負面影響時,我們指責他人卻苦無對策。但事實上,我們確實可以做些什麼。朵門提出,我們必須開始打破對於「媒體暴力的歸咎循環」(circle of blame)。
從電視暴力開始 打破歸咎循環
這個「媒體暴力的歸咎循環」是從觀眾指責節目的編劇與創作者開始,編劇與導演則歸咎於為利潤而要求節目暴力的製作人,製作人再將箭頭轉向為了收視率而有所要求的電視台,電視台則將責任推給殘酷的收視率競爭,責怪只要高收視率否則隨時抽走銀根的廣告主,廣告主則說一切都是因為觀眾!
要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我們可以讓自己負起責任,編劇、導演、製作人、電視台可以在暴力出現在電視機前做些改變,廣告主可以要求並贊助非暴力卻仍有高收視率的節目,而家長可以做出更加重要的改變,就是拿回電視的主導權,對家人的收視負起責任。
家長拿回電視主導權
如何做到呢?以下是五個建議:
1.減少收看暴力內容的時間。這是在一個很簡單的前提上——若孩子看較少電視,也減少隨機收看,就會接觸到較少的暴力內容。所以,應限制孩子的收看時間,且設定收看時的準則,幫助他們選擇符合這些準則的節目,限制負面的節目並增加正向的節目。
另一個方法是,錄下合適的娛樂節目,讓他們自己收看,則還可以跳過廣告,讓孩子不看到廣告。也可將上述的準則應用在電視以外的媒體,包括影片、電影、電玩、雜誌及漫畫書;並鼓勵孩子做更多的休閒活動。
2.改變暴力影像的影響力。幫助孩子面對暴力電視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們一起看,並且邊看邊討論。去瞭解他們實際上看到、接收、理解了什麼。媒體素養課程提供許多工具來幫助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暴力鏡頭所使用的技法,並解構不同媒體文類所使用的暴力敘事,包括新聞、卡通、戲劇、體育及音樂。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現實與想像世界的不同,也讓他們知道使觀眾信以為真的戲服、運鏡角度和特殊效果如何作用。
此外,鼓勵孩子發展對暴力的覺察力,並以他們的經驗讓他們理解,在現實生活中暴力會引發嚴重後果且需付出代價。透過你的引導,孩子將發展出批判思辨的能力,不論對孩子或大人來說,可逐漸形成批判式觀看的習慣。
3.探索、找出媒體暴力之外的衝突解決方法。找一些電視節目或書籍,從中尋找正向的角色模範,他們和當代生活中的暴力英雄有相反的行動與態度。看看專家學者推薦的節目表,或問在地的圖書館,或請孩子的老師或照顧者提供建議。但也不用只侷限於提供正向模範的媒體文本,和孩子討論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請他們用創意來改寫通常以暴力高潮做結的故事;和他們討論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鼓勵他們用真實世界的英雄來檢視媒體裡的英雄。
4.和其他家長聊聊。和其他家長討論管理家中電視的方法,分享秘訣並互相幫助。要知道孩子走出家門一樣會看電視,跟鄰居、祖父母、保母和其他可能照顧你的孩子的人,一起討論你的標準,請他們合作,一起減少暴力收視。如果你需要有關設定限制和準則的建議,聯絡在地的家長或教師組織、教堂、圖書館或其他社區團體,這些組織經常贊助或舉辦一些活動來幫助家長學習如何設定觀看時間的限制,及實施分級觀看標準。
5.參與媒體暴力的全國性討論。讓你的聲音,甚至孩子的聲音被聽見。兒童電視法要有在地的監督才會有效。華盛頓最近針對掃蕩電訊重組的立法及減少公共廣播進行辯論,即使年幼的孩子還是可以學著和在地媒體及官員溝通自己的想法。也別忘了嘉獎那些好的、無暴力的節目,正向的回饋有助於維持一個好的、無暴力的電視節目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