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來臨,你希望能在網路上得到什麼訊息?2014 udn talks聯合大講堂邀請到高嘉良先生與大家一同分享「資料、社群、大協作 – 零時政府的數位革命」。
高嘉良是一位自由軟體的工程師,發揮他的學科專長發起了零時政府的網站,他表示,在八月初時,高雄發生了氣爆事件,在當時訊息一片混亂的時候,它們迅速的建立了一套folder,運用類似wiki的概念,讓許多人都可以上網編輯資訊,告訴大家哪間醫院有重大急救的治療。
高嘉良認為這是一種協作的概念,每個人都可以提供資訊,並且可以清楚編輯。而在這樣的wiki概念之下,作者一開始可以先擬定大綱,隨著資訊的累積再逐步的修正,將資料完整呈現。而這樣的呈現,一開始是由眾多的資訊所累積,經過編輯之後將它們歸類統整為資料,再經由圖表或其他方式呈現,讓所有民眾可以清楚的了解訊息並應用。
G0V臨時政府的成立,高嘉良說,它是由幾個圈圈所組成的,包含了開源模式、行政主義、公民精神、自由軟體、群眾媒體以及社運團體。利用不同的力量,將資訊匯整,呈現一個簡單又能清楚的資料。而G0V的縮寫起源,高嘉良也笑著說,因為在政府網站的縮寫是GOV,而民眾往往會因為政府網站的檢索太過繁複,找尋有些困難,因此利用簡單的方式呈現,或許可以讓民眾更方便,而0跟O又很像,如果政府部門看到了零時政府所編輯的網站很好用,也不用改變太多,直接把0改成O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而創立零時政府這樣的網站,一開始是一種分享的概念,但身為工程師的高嘉良覺得工程師就是要解決問題,因此網站又一直更新,後來透過這樣的分享與參與慢慢的建立起一個開發的生態圈,這種情形也不只是台灣而已,全世界也都興起了這樣的風潮,連軟體大廠微軟也都開放了自由編輯。高嘉良說,資料是大家一起聚集起來的,就像是維基百科,它是一種百科全書的概念,每個人都可以上網編輯,並應用在平常生活中,例如像日前爆發的餿水油事件,維基百科上也會有相關議題,零時政府就會將類似的內容重新整理,並運用時間軸的概念分類,民眾可利用時間蒐尋發生的事件,也方便閱讀與社群分享。另外像OpenStreetMap也是類似wiki結構化的資料,每天不停的透過資料的更新,將世界各地的地圖以及周邊做編輯,便可以上網搜尋,這也是開放式的,大眾都可以上網運用。
高嘉良認為,現在是一個Open Data的社會,運用了Open License(自由取用)、Open Format(格式互通)以及Open Community(群眾參與)的概念,人人都是可以運動的資訊。面對著現在的Social Media,資訊的傳遞有可能是利用朋友間的互相傳遞,不是自己親身參與,但不可否認在資訊的流通上,很快就會被大家所知,但也不能百分百的說自己真正的參與政治或社運,正如作家張大春所說,我還是想不出來一個讓大家又懶又可以參與的真正的行動的實踐。
常有人問高嘉良說,為什麼沒有人要做這個,高嘉良笑說,請你先承認你就是這個「有人」吧,因為沒有人是萬能的,必須要自己動手做,才能發現缺少的是什麼;直接做,累積價值才是真正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