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卓新獎頒獎典禮於12/3日(三)下午二時於松菸誠品展演廳盛大展開,今年的主題是「傳存時代波濤、見證歷史風雲」,一共收到414件來自平面、廣播、及電視的作品,除了看見台灣新聞業的蓬勃生產力,也看見新聞的深度與力量。
卓新獎基金會董事長黃榮村在開場致詞時即提到,今年適逢甲午年,台灣發生許多重大新聞事件,像是太陽花學運、頂新的食安風暴、以及九合一選舉執政與在野黨的大洗牌等,許多都成為這次參賽作品的主要題目與素材,從這次評審的15項獎項中,也能一窺這些重大事件對台灣不管是社會、及經濟層面的影響,但也讓社會大眾看見台灣媒體的力量和希望。
擔任本次評審團召集人,同時也是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的關尚仁也表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火大」,以一種極具熱情和追求卓越的心情,繼續創作出有品質又有社會影響的新聞報導。
本年度卓新獎特別之處在於首次頒發「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以表彰對新聞事業具有特殊貢獻或開創性影響之新聞從業人員,經過評審審慎討論後,由「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女士獲獎。
此外,針對今年從缺的平面類調查報導獎,頒獎人卓亞雄也點出問題,認為本屆調查報導的作品在深度、力度、和周全度上都還可以更好,此外在過程中也有不少作品隱匿記者身分,較難查證過程,他提到,新聞是知識產業,尤其調查報導更是需要深入長期觀察一項議題,並非用華麗的標題或手法來包裝。
卓越新聞獎走過13年至今,其評選的專業及公正性每年都吸引不少媒體報名、與會參加,雖然獎項有限,但的確讓人見證台灣新聞報導實力的轉變及成長,期盼未來我們還能繼續看到許多精彩的好作品。本屆得獎名單如下:
平面類得獎作品名單
即時新聞獎
「藍綠聯手 實價登錄變虛價」獨家報導 / 聯合報
江碩涵、陳洛薇、李順德、林河名
專題新聞獎
自由貿易 真相解密 / 天下雜誌
陳一姍、張翔一、陳良榕、辜樹仁
國際新聞報導獎
回歸17年啟示錄:今日香港,明天台灣? / 新新聞周刊
郭宏治、楊智傑
新聞評論獎
沒有策略的自由化,非福乃禍 / 工商時報
于國欽
調查報導獎
從缺
新聞攝影獎得獎作品名單
新聞攝影獎(單張)
突破重圍 / 聯合報
胡經周
新聞攝影獎(系列)
兩岸流動 / 經典雜誌
劉子正
廣播類得獎作品名單
即時新聞暨新聞節目獎
北捷隨機殺人事件即時報導 /警察廣播電臺台北臺
劉碧薇、高詩琪、靳傑、劉思吟、謝雯惠
專題新聞獎
陽光下的彩虹 /中央廣播電臺
詹婉如、劉玉嬌
電視類得獎作品名單
即時新聞獎
太陽花學運-民主洗禮與服貿政策思辯 /公共電視
林曉慧、林俊賢、王琪如、陳姝君、沈志明、陳信隆、蔣龍祥、劉漢麟、陳立峰、張梓嘉
專題新聞獎
為青年尋路三部曲-高教轉骨/ UDN TV
李碧蓮、蔡青縈、張為棟、陳怡真、陳延蔚、尹智剛
國際新聞報導
以色列-逆境找解答/天下雜誌
羅儀修、蕭富元、周原
調查報導獎
污染的真相/大愛電視
張澤人、楊俊亭
每日新聞節目獎
中台灣生活網/中投有線電視
代表人: 王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