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雜誌《紐約人》(或作《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財經專欄作者索洛維奇James Surowiceki 在其八月十一日(封面日期)的文章中提出了冷靜的評價。他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美國傳媒大亨競相揮霍出招,收購兼併,壯大自己的業務王國,這些行動雖然景像壯觀,但實際業績往往不成正比,一再令公司股東利益受損,有論者描述這一現象為「大亨的詛咒」。踏入二十一世紀,這一輩傳媒大亨基於種種原因,相繼淡出。新一代的傳媒機構掌舵人,包括時代華納的貝克斯, 普遍回復比較務實的作風,把目光放回到手頭的業務上。過去十多年,媒體公司的股價紛紛上揚、表現出色。
以此而言,作為詛咒一代的傳媒大亨碩果僅存一人的默多克,這次高價出手、以大吞大,自然令人馬上?生時光倒流的感覺。不過,索洛維奇指出,?克斯謀求與時代華納合併,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兩家公司的強勁內容結合,確實是一項具有極大優勢的構想。但是,只有在默多克能夠按他的八百億美元作價成功收購,這才算是一宗好的交易。然而,市場人士認為這一可能性不大,因為時代華納不肯出售,而默多克又無法用現金支付。因此,他肯定要加碼,這樣他又會重蹈八、九十年代的傳媒大亨超支買資產的覆轍。如果默多克能夠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價錢不對,他就應收手。然而,他是最後的一個傳媒大亨,他會放棄成為最強大的一個大亨這個機會嗎?
索洛維奇這番話,為默多克是否真正鳴金收兵提供了一個較為接近的答案。從現實角度考慮,鳴金收兵是一個理智的選擇;但如果他無法擺脫心魔的纏擾,那麼他的撤回收購也許真的是以退為進的一步。心魔屬於個人層面的因素,下面再談。
「風雨飄搖」中的新聞集團
從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福克斯的企業層面上來看,默多克的傳媒帝國也正經歷著一系列深層的轉變,這些轉變同樣在支配著這項收購行動的進退方向。長期以來作為控股公司的新聞集團,去年(2013)完成了分拆重組:新聞集團一分為二,原有的電視、電影娛樂業務全部放在以「二十一世紀福克斯」為名的新公司旗下,而所有印刷出版的業務則歸於名稱依舊、身分己經完全不同的「新聞集團」底下,而兩家公司的股票則各自在市場上交易。華爾街金融界一直視新聞集團的印刷業務為一種負累,電視、電影才是他們的投資熱點,這項重組自然大受歡迎。然而,實情是,新聞集團在英國的銷量龐大的「八卦」報紙《世界新聞》(News of the World)在2011年被揭發驚人的電話竊聽醜聞,牽涉數以千計的受害人,社會名人、皇室成員、政界人物…,幾乎無一倖免。醜聞激發起社會爆炸性的公憤,使新聞集團和默多克本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中。其骨牌效應是《世界新聞》被逼停刊,默多克次子占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部署經年的全盤收購英國最大的收費電視公司《天空電視》(Sky TV)功敗垂成,繼而要辭退其在天空電視的主席兼行政總裁的職位,遠走美國避難。
新聞集團進行分拆,把報紙業務分割開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電話竊聽醜聞案對默多克的媒體帝國造成的創傷 ,也許永難言癒。從這個角度考慮,2014年福克斯謀求收購時代華納,與其說是媒體戰場上的出擊戰,不如說是默多克媒體帝國的反擊戰更為恰當:不是反擊對手,而是要從自身的創傷深淵中謀求翻身的反撲,是默多克要重新部署占姆斯接班、洗除集團醜聞形象的一種反擊。可以說,默多克這次的收購行動,夾雜了有異於其過往一貫的兼併行為的因素,因此,最終的進或退,也許不能再用一貫的默多克作風來衡量。傳媒大亨的詛咒本色不再是壓倒性的支配因素。
七月十六日《紐約時報》的報導,引述了福克斯內部人士的說法,指出這次收購,福克斯的管理層包括聯席營運總裁占姆斯的部署「志在必得,但其出價手段是有節制的」,這與默多克在八月五日宣佈撤回收購提案時所說的不會「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這個目標」,前後呼應,顯然早有默契。這也許只是一種公關口吻,也許默多克確實收斂了其傳媒大亨的詛咒本色,讓管理層的數字計算真正成為指導原則。如果他要部署占姆斯成為福克斯新的掌舵者,「虎父無犬子」,顯然不會是華爾街所歡迎的大亨作風。這樣,默多克的以退為進,其退的成份,也許就不是完全是虛的。
媒體觀察家和市場人士的普遍看法是,默多克這次收購時代華納,如果成功,將是其一生事業的頂?成就,並會令他成為當今媒體領域內最有勢力的人。綜觀其媒體王國的經營策略和表現,這登上頂?的一步,實際上的意義在那裏,論者可以各抒己見,至於默多克是否志切要成為最強大的傳媒大亨,睥睨一切,也許只有他本人才清楚。《紐約人》的媒介觀察家奧拉特(Ken Auletta)記起了二十年前他訪問默多克,曾經問過他對自己這種不斷謀求壯大和兼併的業務手段有否感到厭倦,默多克對他有此一問,似乎覺得奇怪和難明,給了他一個模糊的答案:「你會繼續下去,無論在那裹,你都會面對競爭…我喜愛這樣做。」
奧拉特認為,膽色過人、從不畏懼失敗的默多克,反省並不是他的強項。今天的默多克,看來本色依舊雖然如此,奧拉特對?多克這次的收購成功機會,實際上並不看好。他引述了時代華納一位前任董事的意見,指出時代華納心目中的出售價位可能是一千億美元左右,在公司目前的盈利增長勢頭良好的情況下,顯然不急於在並無競投的局面下出讓給福克斯。奧拉特的估量是,默多克引爆的收購戰,也許終於會導致時代華納賣盤,但到時是否賣給默多克呢,那就難說了。(2014年7月18日《紐約人》)(三之二)
前文連結
媒體帝國反擊戰:默多克鳴金收兵(三之一)?https://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