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在過去兩年來曾就內部資料遭洩漏給其他傳媒機構一事,展開內部調查。在五宗內部調查中,亦曾先後監看37名僱員的來往電郵。BBC作為一個公共服務機構,有義務根據《資訊自由法》規定,回應公眾詢問,披露相關資料。不過,BBC在披露此一數據時僅限於提供數字而不允透露進一步詳情,以免直接道出被監控僱員的確實身份。
在今年一月時,英國《新聞公報》網站曾引述BBC稱,在2013至2014年間,BBC曾有148名僱員的電郵戶口遭公司「查看」或「監看」,該報導稱,BBC很多人都感到遭公司有如敵人般看待。《新聞公報》援引《資訊自由法》要求BBC回覆有關情況,而BBC在回覆中稱,在相關的148名僱員的電郵戶口中,其中46個戶口是遵照《資訊保護法》及《資訊自由法》有關規定下查看,另32個戶口與紀律調查有關,24個戶口與舞弊事件的調查有關。
在2014年,共有27個電郵戶口曾被BBC內部調查組查看,它們被懷疑跟公司內部資料外洩有關,而在2013年,也曾有10個電郵戶口因同類理由遭到查看。
最近,BBC遵照《資訊自由法》之要求作出進一步披露稱,上述37個戶口之查看是跟內部資料疑遭外洩予外界媒體的五宗調查有關。聲明中稱:「該五宗調查均緣於BBC資料曾在未經授權下遭發佈予其他傳媒機構。」
不過,BBC則不允透露究竟是何類資料疑遭不當外泄,或帶來何類報導,以及究竟在被監看的僱員電郵戶口中,有誰經查實曾將資料外泄。
BBC表示,不作此披露乃基於實有可能導致認出有關人等,若非全部人,的身份。又說,BBC一貫政策乃不透露可能認出相關人士身份的紀律行動或調查線索。「根據法律規定,可辯認之在生人士之個人資料可免披露,若有關披露予第三者屬於有違《1998年資料保護法》一個或以上原則者。有關人士並不期待他們的個人資料、姓名及在BBC的職位會被向第三者透露。此種透露將屬不公平,而違反「第一資料保護原則」(公平與合法處理) (First Data Protection Principle (fair and lawful processing))。」
先前,BBC曾表示,在批准進行查看僱員的電郵方面,訂有非常嚴格的指引。「BBC監看僱員的電郵屬非常罕有之舉,而且只會在顯示有刑事活動或紀律性行為之特殊情況下,才迫不得已進行,而且它將是一個合情合理、有所需要及合符比例原則的行動。」
可參閱報導: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