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州奧克蘭的藝術家兼教育家
線上數位科技授予用戶的技術,是二十年前難以想像到的。社交媒體網站賦予了我們接觸全球觀眾的能力,普通用戶快速增加也讓社交媒體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我們不再只是媒體消費者,而是內容創造者跟分配者。我們同是編輯、意見製造者跟記者。
媒體文化該如何來適應這個新的媒體格局?我們如何確保自己不會透過線上社交媒體延續有害的想法和訊息?相對那些在企業和政府權力下運作的媒體,閱聽眾已經不再只是被動的媒體消費者而已。在網路時代,有害媒體訊息的製造者也往往是我們自己。
那我們該如何去創建一個媒體素養的框架,考慮到我們對媒體的力量以及參與的能力?我認為應該先回顧過去的基本原則,並且審查媒體素養的五個概念。儘管這些原則存在於1987年間,而當時網路參與式的媒體並不存在,但現今仍可以發現,這些原則使得閱聽眾仍然能夠在面對社交媒體時,具備應有的批判性理解。
●五個概念的起源
這些關鍵的概念是從加拿大而來,並在經由教育工作者,媒體倡導者和政府機構多年的討論和辯論下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它的目標是要創造一個核心框架去解決問題,像是商業化、宣傳、審查制度、媒體所有權以及媒體刻板印象。
這些框架直到今日仍然適用,並且也可以應用在當前熱門的話題上面,像是網路隱私和網路中立性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將這些原則,應用在我們自己創建的內容裡,而不僅僅是只針對有權者所創建的內容上。
不只是一個框架,它們也可以在我們這個新的更具媒體參與性的時代,在我們的指尖下作為一個準則以及提醒。
以下是這五個關鍵的概念,措辭略有改變,由加拿大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所闡述。在概念下方的文字引用是由媒體素養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的成員所撰寫。並提供了這些概念意義的清楚解釋,以及它們是如何被應用在這之上。
關鍵概念一:所有媒體訊息都是「人為製造」
「這是最重要的概念。媒體不只反映外在的現實狀態。相反地,他們更常呈現出精心打造的概念結構,這些結構反映了許多決策,同時是許多決定因素的結果。媒體素養就是要去解構這些結構(例如: 拆解這些結構,來展示他們是如何被建構的)」 — Medialit.org
當我們使用一個網路爆紅的名模,或張貼自己的自拍照時,我們經常跟隨未明確聲明的指示,藉此認知圖片看起來應該如何呈現。從我們不那麼自然的笑容到如何特別地去打造女性媒體圖像,我們在相機前面擺弄姿態,往往是助長了那些沒有反映我們真實生活和真實自我的媒體形象。當你在創建自己的媒體時,你應該知道的是,當你模仿時下流行和被認可的媒體圖像時,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能會塑造你如何在網路上創建和分享的原始內容。
關鍵概念二:媒體訊息塑造我們對現實的看法
「媒體對於我們如何建立個人對這世界的理解、關於世界是如何運作等方面的經驗方面,負有絕大的責任。許多我們對於現實的觀點,是來自媒體已預置並建構好的。這樣的媒體,在很大的程度上帶給我們對現實的感受。」 — Medialit.org
在社群網站上,我們有多常藉著機會去傳播正面或者其他鮮少人知的故事?有多經常超越新聞頭條,找出自己對事物的新觀點,或者分享我們自己的獨到看法。哪些是真正反應我們所在的現實,而不僅僅是呼應對現狀和流行看法的圖片,文章和視頻會是我們選擇去跟我們的朋友和同事所分享的?
關鍵概念三:不同觀眾群,對相同消息的不同理解力
「如果媒體為我們提供很多素材,讓我們得以用來建構現實,我們每個人根據個別的因素找尋,或者『協商』意義:以個人需求和憂慮,每一天的樂趣或煩惱,對種族與對性的態度、家庭與文化背景、道德角度等等來看。」 — Medialit.org
當我們在網路上發布內容,我們該如何知道我們觀眾群的多樣性?誰可能是屬於未在預期內的觀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觀眾群會如何成長擴大,或者說,成為潛在的(你的)朋友、同事、雇主或是另外一半?我們都知道年輕人或無心的成年人隨意po文在網路上的故事,這讓他們陷入在與未來面對大學招聘申請人員時的困境,或者面對未來雇主或者吃上官司。
我們忘了,網路上的內容可以輕易的穿梭超出我們預期的目標觀眾群,即使我們認為網路是私人的通訊。我們也或許忘了,在你看來是有趣或者世俗的事情,可能對別人是一種傷害。我們不用去刻意迴避發布具有分裂或爭議的內容,但是,我們應該多花些時間去考慮,在我們的意見可能產生的詮釋和後果。
關鍵概念四:媒體訊息夾帶商業意義
「媒體素養旨在鼓勵人們去認識,媒體是如何受商業因素影響,包括內容、技術和傳播方式。大多數媒體製作是一個商業買賣,所以必須要有獲利。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問題是這個商業的核心:相對少數的個體,控制我們所觀看的,閱讀的,聽到的媒體訊息。」 — Medialit.org
不幸的是,自從1987年以來情況一直變化不大,事實上,媒體所有權變得更加鞏固統一。有一定數量的人控制了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事情,這情況同時已經擴大到我們的社交網路上,很多我們聽到有關世界的消息,是由少數媒體公司所控制的。然後我們可能會在網路上分享這些訊息,這也讓我們成為錯誤或誤導性訊息來源的傳佈者。
大部分,我們所張貼的內容不用花一毛錢,但在我們使用這些免費服務的同時,有一些代價是我們要支付的。所有我們在網路上發布的內容,是用來建構我們自己作為一個潛在客戶的側寫。我們分享和發布那些存在於我們社交網路範圍裡的東西,可能牽連到自己的朋友和社群,且通常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
此外,媒體所有權因為時下網路中立性議題的威脅,再次脫穎而出。如果某些企業能夠依據他們可支付鉅額費用的能力,就此決定哪些網站可以更快獲得服務或者被看見,它們總是可以得到更快的服務或者被看見。很多我們分享的東西會被封殺或者被限制,不管它是否達到我們網路服務供應商的標準。媒體所有權決定的不只是那些我們可以觀看或者不能觀看的媒體,而且還決定有什麼是普通用戶可以分享或者在網路上發表以及對誰發表的權利。
關鍵概念五:媒體訊息內嵌夾觀點
「所有媒體產品在廣告宣傳上以具有某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意義存在。主流媒體以明示或暗示地傳達具有意識形態的訊息,這些問題像是好生活的本質是什麼,道德消費主義,婦女的角色,對權力的認同,以及毫無疑問的愛國主義精神。」 — Medialit.org
當我們上傳假的照片,而不是上傳一張來自我們的一般日常照,我們如何建構一個有關,什麼在這個世界上是好的,而且有價值的訊息。有什麼是我們正在建構、未明確說明的訊息。這些訊息是給某一些人的財富和機會而不是給另一群人?我們如何利用媒體編輯出什麼是對這世界以及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不受歡迎的事物,以最上鏡頭的畫面為特色,又或者去迎合那些受廣大群眾所接受/理解的事物?即使是我們持有相反的看法時,我們有多經常地去反對那些自認是我們的觀眾的群眾們的看法?
雖然整個媒體規模已經產生了極端的變化,但評估媒體內容的標準並沒有。那把測量的量尺,約束了媒體創作者和分享者,理當負責任的應用在所有人身上和每一個機構,無論它的規模是大是小。
STACEY GOODMAN 個人簡介
Stacey Goodman是一位居住在海灣地區的教學藝術家。除了教導新媒體以及電影製作外,他的教學實踐注重於將當代和社會參與帶進課堂。Stacey目前任教於位在加州丹維爾市的Athenian 學校9-12年級。
原文網址-
http://www.edutopia.org/blog/social-media-five-key-concepts-stacey-goodman
譯文撰寫- 莊適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