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選前就曾多次威脅要削減BBC預算的保守黨,五月大選結果出乎意料地獲得超過半數的席位,成為執政黨。蘇格蘭民族黨(SNP)今年更拿下蘇格蘭地區59席中的56席,相較於上一次的選舉,大舉增加49席;上次選舉在蘇格蘭地區仍有41席的工黨,今年卻僅剩一席。
選後,一些工黨大老開始呼籲(包括前首相布萊爾),為了讓工黨在2020年勝選,工黨應該要重新調整策略,不應拋棄新工黨原有的策略。這段公開的呼籲是因為自前黨魁米利班(Ed Miliband)就任黨主席的這段期間,強調的恢復工黨原有的本色,並且提出鐵路國有化、保護全民健保制度、降低大學學費、反對公共服務私有化等政策。這些不像是自布萊爾擔任黨魁以來的新工黨策略,在選後被歸納為敗選的可能性之一:工黨也應該兼顧對企業的利益並同時進行「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的改革。
然而,自布萊爾以來的新工黨政策挾帶全新的政策語言,包括更具活力的公共服務、活絡民間投資、加強與私人企業合作、創意經濟、文化經濟、知識經濟等。這些政策論述在1997年英國大選擄獲許多中間選民。然而,新工黨成員在90年代初期已經意識到用「老」工黨那套話語系統已經無法吸引柴契爾以來私有化政策過程中新舊中產階級的選票,同時也體認到政治運作與主流媒體的關係。一方面可見新聞集團梅鐸與布萊爾任內的良好關係,一方面也反應在1997年的工黨白皮書中並未提出對媒體所有權管制的措施,以及媒介內容的公共性與多元化的積極政策。工黨副黨魁Harriet Harman曾在2013年表示,工黨在1997年大選之所以沒有積極處理媒體政策,是因為選舉因素。
媒體資本家與政治勢力
上月(5/8) BBC ONE的現場直播辯論節目Question Time 討論這次大選的結果,節目同時也讓現場民眾發表意見(節目每次會去不同的地區舉辦,讓在地民眾可以就近參加,發表意見)。一位觀眾情緒激動、極力批判媒體大亨梅鐸與保守黨的關係,直呼:「這次選舉的最大贏家就是梅鐸」。她認為梅鐸掌控了英國大部分的媒體,並且在蘇格蘭地區強力宣傳不要投給工黨的訊息,才讓工黨敗選,並且提到梅鐸壟斷英國媒體市場,源自柴契爾任內積極開放媒體市場之故。
當然,SNP勝選不能單純歸咎於梅鐸的陰謀,更多人認為是蘇格蘭確實運作偏左的社會民主制度已久,促使蘇格蘭居民對於各種政治活動有較高比例的參與(相較於大多數英格蘭居民對政治的冷漠態度),以及獨立公投後在地政治氛圍的變化等因素。但回到梅鐸與英國主流媒體市場壟斷的問題、電話竊聽案的事件的反思,工黨與綠黨在這次選舉期間提出限制媒體所有權等的政策並非偶然。
工黨在本次選舉提出媒體多元化的概念,強力攻擊保守黨任內梅鐸新聞集團旗下的電話竊聽案醜聞所引發的問題。包括限制私有媒體所有權、保障BCC持續提供強而有力公共服務(不削減執照費),確保Channel 4的公共性等。對於爭執以久的BBC執照費問題,各黨有不同的看法:提出退出歐盟與限制移民政策的英國獨立黨(UKIP),唯一的媒體政策就是:刪減三分之二的BBC執照費(從原來的£145.5變成£48.50)。媒體形象幾乎等同在酒吧裡手裡拿著1 pint 啤酒的親民大叔-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曾經公開表示:BBC別想撈過界,跨足到娛樂與體育上,這些已有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服務提供了,做好其基本的公共服務即可。
BBC政策成為政治口號
綠黨則直接提出廢除執照費的可能性,並且認為應該透過實質的法律保障BBC的資金來源以防止政府干預,例如:透過一般性稅收來資助BBC的運作。保守黨維持現狀,而自民黨(Liberal Democrat)認為執照費因隨通貨膨脹的比率調整。SNP則呼籲BBC執照費應該重新調整蘇格蘭區的補助比例。
保守黨在選舉文宣提出凍結BBC執照費的口號,後面外加一句:幫您省錢!(freeze the BBC licence fee, to save you money)
不知是否有打中選民下懷?保守黨一面說保障媒體自由,一方面卻選擇凍結BBC執照費,冷處理BBC公共服務資金短缺不足的問題。與英國獨立黨和自民黨立場相同,保守黨同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強調BBC的執照費應有效率地使用,最好能夠減輕消費者(或繳稅者)的負擔。由於竊聽案對執政黨的負面影響,保守黨提出一個新的媒體誹謗法,一方面保障記者的採訪自由,也禁止警方取得記者的電話紀錄,以保護消息來源的安全。
數位政策的提出
面對數位時代的發展,綠黨與自民黨都提出一些相對應的措施,頗具新意。自民黨提出第二自由法(Second Freedoms Bill)和數位權利法( Digital Rights Bill)。第二自由法強調的是對公民自由的保障,包括強化新技術的監管(例如CCTV和生物辨識系統)、保障言論自由與公共利益新聞學、同時減少日常生活過度監控的問題。
而數位權利法則提及網路時代下,政府應該進一步定義並且提供完善的公民數位權,公民應該要有更多權利保障自己的數位資料,政府、警方、情報單位必須在合理合法的範圍使用這些資料,因此須要新的監管與問責機制,以保障民眾的數位資料的安全性。綠黨的數位權利政策更為詳盡,明確提出公民數位權利與政府職責。例如:對於數位版權的限制(推廣一個更公平與靈活短期的版權權限)、建立新的數為保護法以限制跨國網路公司對於個人數位隱私的侵害、政府所有的數位資訊應該立即開放、禁止販售個人資訊(健康與納稅紀錄)等。
綜觀之,綠黨對於媒體所有權的比例限制較工黨嚴格,綠黨確保跨媒體擁有權的規則:任何個人或公司不能擁有20%以上的市占率。(工黨:30%)。自民黨與綠黨對於公民數位權利提出新的政策,明定了政府與公民的責任與義務。BBC的發展與執照費爭議,則為各黨所關注,但立場各異。工黨與綠黨立場接近,但綠黨更加肯定BBC的公共服務重要性與資金獨立的迫切性。大選已過,偏右的保守黨對BBC的消極態度,以及對媒體所有權比例的曖昧,在在說明了選後英國媒體改革之路,仍艱辛漫長。
資料來源
‧ UKIP: BBC licence fee should be cut by two thirds http://www.bbc.co.uk/news/election-2015-32390436
‧ Green Party manifesto includes pledge to scrap RIPA and threat of Leveson legislation
‧ Labour manifesto pledge to change media ownership rules and implement Leveson recommendations
http://www.pressgazette.co.uk/labour-manifesto-pledge-change-media-ownership-rules-and-implement-leveson-recommendations
‧ Labour’s media plurality pledge: Campaigners want 30 per cent ownership cap which would hit News UK
http://www.pressgazette.co.uk/labours-media-plurality-pledge-campaigners-want-30-cent-ownership-cap-which-would-hit-news-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