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遍地黃金,誰都希望文章有價,投入巨資經營的傳媒網站當然樂見網上讀者付錢讀報,但成功者畢竟不多。英國最暢銷小報《太陽報》兩年前也豎起收費牆,可惜實施以來,問津者少,反而因為整體讀者少了,影嚮廣告收入,現在唯有打響退堂鼓,收費牆算是失敗收場。

 

  《太陽報》是傳媒大亨梅鐸的新聞集團英國分公司旗下主要刊物。同一集團下的《泰晤士報》早已實施收費牆,其政經高檔路線有讀者,捧場客多,而且去年更是多年來首次經營有利。不過,走大眾化綜合路線的《太陽報》雖然印刷版銷售了得,仍高踞英國日報銷量榜首,但卻吸引不了網上讀者付費讀報。《太陽報》網站在2013年7月推出收費牆前,每月吸引瀏覽人數達3千萬,而在推出收費牆後,網上讀者銳減,2013年12月自稱繳費數位讀者僅有11.7萬人,至去年11月才升至22.5萬人。而今,新聞集團英國分公司總裁Mike Darcey 終於表示,由7月初起,《太陽報》一些選定內容,尤其競爭同業多所報導者將可免費線上收看,一般性新聞和體育消息將先行此法。

  Mike Darcey如是說:「免費內容的指導性原則乃共享性,讀者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及分享內容正日見普遍,而智慧型手機用家的急劇增長更使之大行其道,我們將把握此一趨勢提供免費內容,擴大《太陽報》品牌的吸引力,做到口碑載道,便可對我們的收費辦法帶來一個切入點,不論印刷版及數位版都將受益。與此同時,我們也將努力擴充數位資料庫,以便更能滿足廣告客戶對解決方案的要求。」

 

  目前,《太陽報》不再經英國發行量公信會(ABC)審核其線上讀者數據。不過,據英國全國讀者調查(National Readership Survey)統計,《太陽報》自推出收費牆後,其整體每月讀者人數劇跌,在直至2015年3月底的一年內,《太陽報》的線上及印刷版每月英國讀者人數為1千3.6百萬人,這在英國各大報中,排名第七,落於《獨立報》之後。

 

  據全國讀者調查統計,《每日郵報》名列榜首,線上及印刷版每月英國讀者人數達2千9百萬人。此外,《鏡報》也每月吸引讀者達2千3百萬人。

 

  單說印刷版銷量,《太陽報》目前仍是英國最暢銷日報,日銷180萬份。

 

  Mike Darcey對員工發出電郵稱:「我們正努力維護印刷版及手提電腦版的收費辦法,以保障我們新聞工作的主要經費來源。我們將忠於《太陽報》品牌,並確保免費數位版有別於而不減低收費版的價值。」

 

  「我們將採納社交媒體,但對於其他內容集成者,我們將努力避免純屬它們一個供稿者。我們將爭取更多經驗在數位世界中提供最佳的報導方法,也力求此一轉變將對公司盈利帶來積極貢獻。」

 

  Mike Darcey在發言中也提到實行收費牆多年的《泰晤士報》的成就。他說:「《泰晤士報》轉為收費版,在今年6月30日慶祝5週年,其印刷版的銷售表現以及持續提供優質新聞,令人鼓舞。《泰晤士報》正產生利潤,是近年首次。」

 

  「在《太陽報》,以及新聞集團英國所有業務中,我們將繼續汲取經驗及作出調整,順應市場及科技上的各種變化。我們將確保我們世界級的專業新聞將能繼續吸引及回饋在英國、愛爾蘭及以外地方以百萬計的讀者。一向以來,我們奉行讀者至上。」

 

  在今年3月,《太陽報》已推出一個獨立於官網的政治新聞網站Sun Nation,它是免費讀報的。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two-years-after-paywall-move-sun-make-strategy-change-towards-free-online-conten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15-06-19&utm_source=Press+Gazette+-+Weekly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