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聞充斥的今天,你能想像新聞平台還能如何變革,才能滿足讀者口味?新成立的Discors App/網站(http://www.discors.com),用140個字呈現每則新聞重點,讀者/使用者若想繼續看下去,該服務還提供該則新聞的專欄評論、背景分析、新聞照片,以及該新聞依時間發展的脈絡等,全都整合在一起了。
Discors 並不產出自已的新聞,他們的內容來源來自美聯社、 Tribune 新聞服務、《華盛頓郵報》的新聞服務,甚至有些來自創用CC授權分享的文章等等。Discors將先開發iPhone與網站版本,接著才是iPad版本。最後,Android版本預計在年底才會推出。
Discors所面臨的新聞市場競爭,顯然是複雜的。前有提供新聞卡片的Vox (http://www.vox.com),有提供歷史新聞背景的Timeline (https://timeline.com),還有MIT實驗室的學生製作,以提供新聞背景故事為主的Fold(https://readfold.com )。
再者,Discors 肯定還會面臨來自像臉書(Facebook)、蘋果新聞(Apple News)或其他即時新聞平台的競爭,因為這些服務均是以吸引使用者眼球,讓他們願意花更多時間在App服務上為主。
為此,Discors 創辦人兼執行長貝席.愛恩(Basil Enan)認為,「我們的不同,在於,我們不只是集結許多不同的意見內容而已,而是在報導旁邊,提供關於新聞事件的深入想法,這是以往沒有的,」而且,讀者/使用者亦可更早知道專家的意見。
基本上,這服務是免費的。不過,愛恩還在思考發展線上訂閱系統的可能性,例如使用者可以訂閱固定的媒體頻道,或者付費以享受全部內容。未來,Discors打算走「服務免費,但支持廣告」的模式。目前,Discors 每天配置15-20則新聞,多半來自美聯社(AP) ,亦以其頭條為主要內容,再搭配其他文章,然後插置專家觀點、圖片與時間表等等。有時候,Discors 也會參考專欄專家的建議,以報導某則被視為重要的議題為頭條新聞。「Discors 希望能在新聞海中掌握新聞重點,」愛恩說。
他接著表示,「讓大家可以訂閱自己有興趣的內容,同時我們也能得知大家的偏好。」 Discors 希望可以發展個人化的相關功能,比如:使用者可以追綜特定有興趣的新聞故事,或是特定的新聞來源,甚至是某個專欄作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Discors 也希望可以確認讀者/使用者的興趣習慣,以進一步建議相關的訂閱內容。
目前 Discors 服務共有3個員工,除了愛恩之外,還有共同創辦人艾克伯.馬力克(Akber Malik)與他的兄弟,設計師亞然.馬力克 ( Azam Malik )。目前為止,他們也向親友募集了約15萬美金,但是未來他們希望能吸引到創投資金。
Discors 希望讀者/使用者留在服務中進行體驗,因此並未準備提供原來文章來源的連結;目前的社群分享的規劃,也僅在網站版本中進行。愛恩認為,這個目的是,Discors得以控制這個服務在行動裝置上的設計與傳送。
最後,Discors目標,當然是向大眾說,「嘿!這是我們實現出來的概念,使用者喜歡它,出版商看起來也喜歡,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它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