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雜誌銷量今年上半年平均下跌5.3%,不過,有部份則能逆流而上,銷量仍有增長。

 

在各類雜誌中,新聞及時事雜誌上半年一般銷量都能上升3.8%,其中諷刺性雜誌《Private Eye》最為突出,上升4.6%,銷量達228,264份,也是該1961年創刊的老牌雙週刊自1986年以來的最高發行量。

 

《讀者文摘》經過多年銷量劇跌之後現已重拾升勢,上升14.7%,達153,175份。

《Monocle》銷量上升4.1%,達80,171份。《The Spectator》也升2.6%,達55,669份。

 

《The Week》連續第34期錄得銷量增長,上升1.7%,為202,842份。行政總裁Kerin O’Connor表示幸賴營銷得法及擁有大批忠實讀者捧場。

 

 

《經濟學人》英國版紙本銷量上半年大跌22.3%,為156,961份,不過數位版訂戶則勁升3倍,達70,953戶,足以彌補紙本銷量流失。營銷主管Michael Brunt稱:「過去幾年,我們整體發行利潤已能大大提高,也使我們得以保持編輯獨立自主。」

 

《經濟學人》數位發行量大增的同時,數據顯示,含印刷版的訂閱方式續見受落,在全部訂戶中,約75%仍以某一方式訂閱紙本雜誌,要嘛單訂印刷版,要嘛數位及印刷版一齊訂閱。

Michael Brunt表示:「我們原先恐怕印刷版發行量至今會少很多的。幸而讀者由印刷版轉訂數位版,雖然趨勢持續,但步伐就比我們原先以為的慢得多了。所以,印刷版發行量儘管必將下跌,但我們絕無停出印刷版的打算。」

 

另一增長類別為兒童刊物,整體銷量上升12.4%。佼佼者為《First News》週報,其讀者對象為7至14歲,年來銷量上升12.4%,達79,431份。總編輯 Nicky Cox稱,說小讀者對刊物沒有興趣的講法是不正確的,該刊發行量不斷上升便是最好證據。


他說:「兒童與數位世紀一起成長,對數位習以為常,並不像成年人那麼興奮。正因這樣,當實體刊物擺在他們眼前時,會帶來真實感,摸得到,拿得著,對他們來說,便比數位更為吸引啊!」

 

他表示《First News》的成功也因跟學校打好關係,刊物批量售給學校,進入課室傳閱,所以讀者人數也遠高於發行量。

 

英國多數婦女雜誌年來續見銷量下跌,跌幅最大為《Candis》,下跌20.3%,其市場對手《Cosmopolitan》及《Marie Claire》也分別下跌10.6%及8%。不過,婦女雜誌也有逆流而上的,《ELLE》則按年上升5.7%,《Women’s Health》亦升8%。

 

在男性消閒刊物方面,一般而言,上半年銷量平均下跌2.6%。《Forever Sports》則屬例外,這刊物去年才創刊,年來發行量上升高達45.4%,目前已成為英國排名第四的最暢銷男性消閒刊物。發行人Rachel Marks 稱,該刊物採用全新手法發行,就是與體育用品連鎖店Sports Direct合作,在全國各分店擺放出售。

 

他說:「目標讀者對象18至30歲男性現已不多跑到傳統報攤買報了,但他們會前往Sports Direct這類商店購物,而我們刊物就跟到那裡,刊物與所登廣告的商品並列,對他們認真就手方便的。」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how-print-still-growing-market-some-uk-magazines?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15-08-21&utm_source=Press+Gazette+-+Weekly

 

本文作者曾在香港電視傳媒及英國媒體工作多年,現旅居倫敦。

本文作者聯繫郵址:edwardho4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