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梅提供)

 

  「記者真的腦殘嗎?」、「台灣記者不意外」、「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台灣的新聞產製品質不佳是事實,但為何如此?

 

  《記者囧很大》作者林靜梅擔任公共電視記者多年,透過自身經歷,揭開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實則經常陷入理想與現實的倫理掙扎的電視記者甘苦談。

 

當記者是個意外

 

  林靜梅坦言,起初想過要當記者,「一開始沒懷抱理想、也並不知道什麼叫作記者」,僅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新聞,覺得主播很威風。

 
林靜梅因有個不良於行的親友,她原想擔任社工師,幫助更多人,因而進入了政治大學社會系(以前社會系、社工系未分流),但她發現自己會深陷於社工的個案故事,加上又自認不善於考試,並不適合做社工師,於是選擇赴美國攻讀社會學碩士。

 

  攻讀完碩士後,對於未來,她仍感到前途茫茫,於是再轉學到紐約新社會科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主修影像製作;林靜梅笑說,她個性較務實,考量製作電影太貴了,回台灣可能沒發展前景,因此才沒選擇主修拍電影。

 

  學成歸國後,電視圈有兩條路:新聞、節目,但做節目起薪太低,她認為對不起家人的栽培,於是才選擇新聞這條路;因緣際會下入了新聞一行,如今一幹已超過15年。

 

記者入行談何容易

 

  林靜梅說,2000年回台時,她非國內傳播科系畢業,加上沒有相關背景,應徵多家電視台,處處碰壁的生活長達半年,所幸位於高雄的家庭給予經濟上支持,才得以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後來,林靜梅原已放棄找正職工作,自願到電視台「無薪實習」、擔任編譯,只求有個表現的工作機會,所幸馬上找到TVBS專題記者的職缺。

 

  相較於應徵電視台,連面試機會都難以取得,在應徵平面媒體時,因有著旅美碩士學歷,林靜梅大多能得到面試機會。然而當時林靜梅去商業周刊面試,主管因不滿意她給予商周報導的評論,而譏諷,「你這種人不適合當記者。」
這讓她深刻體會到,「這個環境很嚴峻,不是你懷抱熱情就進得了。」

 

紀實的重量

 

  但漸漸的,商業新聞台的節目不再檢視公共政策,她決定轉戰公共媒體,在《客家新聞雜誌》工作3年。

 

  林靜梅回憶,這段期間對她的幫助很大,她寫的稿子曾被製作人改了8小時才過關,每一字一句都被拿出來一一檢視。在電視台體制內的培養,訓練出她文字深入淺出的能力,能讓觀眾一看就懂,不至於一看到公視節目就馬上轉台。

 

  日後在公視新聞部擔任主跑環境議題的文字記者,林靜梅發現,比起製作新聞專題,每日帶狀新聞的時間更加壓縮,「原來我的報導乘載的是『事實』,」因此跑到後來,有了以往犯錯的經驗,會提醒自己必須更加謹慎。

 

  林靜梅堅持平衡報導原則,不僅僅只因為這是新聞倫理的信條,她信奉「新聞之神」,企望透過交叉辯證去接近事實;她相信,記者產製新聞的目的,不應以報導作為同情或取悅弱者,報導的用意是帶領更多人去了解事件癥點,去解決事情才是真正對受害者好。

 

  她也想讓社會大眾理解,一個事件之所以如此進退維谷、難以抉擇,就是因為其本身就這麼複雜;所以才必須平衡報導,提供多方資訊給觀眾。

 

寫一本關於記者的書

 

  林靜梅想寫《記者囧很大》,原因很簡單:因為從事新聞這一行遇到太多衰事了,不吐不快。之前入行時,苦無前輩指引,吃了不少虧、遭遇不少挫折,期望透過此書,讓有心的後進,不要白白走冤枉路;對一般大眾而言,她則期盼發揮電視記者的功力,讓簡單易懂、見樹又見林的這本書,和社會對話,成為媒體識讀教材,「讓我媽都看得懂,她才小學畢業而已。」

 

  而書的內容則是取材於林靜梅自己的部落格「小記者的隨想日記」,改寫而成。全書完稿花了半年時間,主要耗時在查證;花上班以外的時間寫稿。

 

「沒有偉大的記者,都是偉大事件造就你」

 

  林靜梅感嘆,培養一名優秀記者的技巧曠日廢時,光是會寫作、會採訪就很不容易了,更難的是「人的觸感」,要如何找到對的受訪者,並說服消息來源願意說出事實,到今天她仍在學習;但現在的媒體環境卻留不住優秀的記者,是社會的損失。

 

  針對日前記者在新聞突發現場採訪,遭警察逮捕,林靜梅回應,光是高喊新聞自由無用,權利不是從天而降,是主動爭取而來的。她舉例,環境評估審查會議也是經過多次衝撞,才開放採訪;營建署目前仍未開放,需要大家多努力,才能更全面的監督公共政策,落實民眾知的權利。

 

  那下一步呢?林靜梅說,未來還是想繼續當記者,邁向下一個15年。

 

—————————————————-

《記者囧很大:一個新聞記者的採訪現場與省思》,作者林靜梅。廣場出版。

 

簡介:

本書作者,一位資深新聞記者,至今也仍在採訪最前線風裡來水裡去;以最切身的經歷,揭開表面看似風光的新聞記者一行的冷暖甘苦、衝擊與震盪;新聞線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在短短數十秒新聞事件背後,更多更深甚或更精采的故事;以及,身為螢光幕前亮麗焦點主播,不為人知的「賣臉專業」主播檯下,手腳雙眼忙亂並用的辛酸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