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慕情(公視環境記者)

黃紫翎(國立臺灣大學地理所博士生)

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

 

 

 

為確保核四安全,民團呼籲台電正視歐盟專家的壓力測試報告(圖片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新聞報導

福島災後,各國反核聲浪遽增,台灣爭議多年的核四存廢也備受關注。2013年9月23日,原能會邀請歐盟ENSREG(歐洲核安管制者組織)9人專家小組來台進行為期十天的「台灣核能電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之同行審查(Peer Review)工作,專家並於詢答中指出核四耐震計算不足的多項缺失。原能會表示此次測試已經公開重要文件資訊,但因為流程並未納入公民參與,遭到外界抨擊未能公開透明。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指出,歐盟專家小組檢閱原能會跟台電的報告時,都強調「現行核一、核二、核四耐震設計不夠」。歐盟專家於書面詢答中直指目前台灣各核電廠的防海嘯設計基準,僅以過往150年的最大觀測值為設計依據,不符合歐盟壓力測試規範中以萬年一次最大海嘯作為基準的要求。至於防洪設計上,台電針對各廠址萬年一次最大降雨量的模擬結果,竟然小於過往三十年最大降雨量的實際觀測值,不合乎學理。

 

依據歐盟壓力測試規範,核電廠壓力測試流程必須公開透明,前法國核能安全管制署長拉寇斯特強調,體檢過程必須納入公民參與,NGO、利害關係人等,都應該參與體檢,體檢完的報告在正式公佈前,還必須邀請科學家、學者、NGO進行確認。但此次台灣的壓力測試過程,原能會卻不開放民間團體參與。

 

綠盟批評,原能會直到歐盟專家小組要求後才將壓力測試相關報告公開,顯示「原能會顯然不清楚公開透明的必要性。」原能會核能管制處長陳宜彬則表示,由於公民團體和原能會對錄音、錄影與即時傳播的公開透明流程未能達到共識,因此未開放公民團體參與。但他強調,「專家小組領隊表示:『這次的同行審查均採用和歐盟相同的規範』,重要文件資訊也已公開。」

 

核四公投原預計由立法院於2013年底前處理,日前提案立委李慶華卻動議暫停公投。經濟部長張家祝隨後表示:「無論公投與否,核四安檢完就是安全。」由於歐盟專家的安檢過程出現爭議,環保團體質疑張家祝的發言是政府將讓核四「強渡關山」的前兆。原能會表示,歐盟專家將壓力測試後的正式報告送交原能會,並對外說明;原能會也會就歐盟專家提出的結論與建議,要求台電進行改善與強化工作。

 

不過綠盟理事趙家緯質疑,9月初綠色和平組織曾委託歐洲獨立核安專家Oda Becker 發表「龍門核電廠(核四廠)壓力測試評析報告」,報告裡列舉相較於國外核電廠防護措施,核四廠的各項不及之處,包括「結構、系統、組件上的缺陷」,且地震、海嘯、防洪等設計,不僅不符歐盟規定等。但對於歐洲獨立核安專家的提醒,台電第一時間先是否認,強調「核四的各種廠址特性採用較嚴格的自然災害防範設計,能有效對抗現存的自然災害」。直到歐盟專家團隊對核四耐震、防海嘯以及防洪設計缺失提出質疑,台電才坦承在防海嘯設計上,並未以萬年一次最大海嘯作為設計基準的缺失。

 

原能會副主委黃慶東曾在立法院舉辦核四安全公聽會時表示:「很多人罵台電,但工程掌握在台電手上,今天最在行的是台電公司。全世界三十幾個國家在用核電廠,但台灣很厲害。你一項(設計)漏查(沒關係),電廠不會這麼脆弱的。」身為監督的主管機關如此看待核安,核四的爭議是否真能隨著壓力測試而落幕,恐怕仍是問號。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有關核電廠遭遇自然天災的防護上,目前許多國家討論相關應對與預防措施。

 

法國有四分之三的電力來自核能發電,法國核安管理局在2012年1月3日公布了該國的核能安全措施報告,要求所有的核能發電廠都必須設置一套緊急安全系統,包括:能夠抵抗強烈地震、水患,或其他災害的建築結構。另外也強調需要成立在數小時內能抵達各核電廠、解決核安事故的專業小組、災難控管中心,以及增設緊急發電機和冷卻系統,以確保在災害發生之後反應爐還能繼續運作的核安首要原則。此外,法國核安全管理局也重新檢討並強化防洪水閘等傳統的核安措施,要求核電廠員工接受緊急回應與安全訓練,並對冷卻系統進行周詳的檢查。針對自然災害,發電廠必須設有「重度」的保護系統,包括災害控制中心、發電氣、幫浦、堅固的冷卻器具等。

 

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則在日本核災後提出兩點建議:(1)即刻將核能電廠地震損害風險數據,由科學研究提昇為監管層級,考慮修法加強監督管理;(2) 針對現有高風險的核能電廠,開始研究如何協助增強設備及建築安全。

 

核能電廠建築物與其相關設備通常會安置在夠高的平台上,避免受到洪水、潮汐、風暴潮或海嘯等災害威脅,如法國對於建築物的防洪設計,為推估1000年頻率再增加15%的安全範圍。美國核電廠對於防洪的設計,則參考所安置建築物周圍最嚴重的歷史數據,作為防洪設計的安全標準,再藉由核電廠本身的縱深防禦及保護措施的三重障礙,以保護核燃料能安全運轉及避免輻射外洩。海岸地區的核能電廠,則嚴格要求加強防海嘯災害的措施,特別是核能電廠須配備後援系統,如備用發電機冷卻系統、各廠房的水密性等,均需要加強檢視。

 

(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審校: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暨研究所)

 

新聞來源:記者胡慕情採訪報導

關鍵字:壓力測試、核電安全、自然災害

 

延伸學習:

Butler, Declan(2012). France ‘imagines the unimaginable’: Regulator demands safety upgrades for nuclear plants to guard against a Fukushima-like disaster, Nature, 418, 121-122.

核能電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

http://www.aec.gov.tw/webpage/npp-check/files/index_01_9_2-02.pdf

歐盟執委會專家完成我國「核能電廠壓力測試國家報告」同行審查作業

http://www.aec.gov.tw/newsdetail/news/3000.html 

日本福島核事件後國際核能新趨勢

http://www.aec.gov.tw/webpage/info/files/index_04-11.pdf

福島核事故後歐洲核電廠壓力測試結果與法國核電發展情形

http://www.aec.gov.tw/webpage/info/files/index_04-27.pdf

 

本文首刊於科技部科技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