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4 月,蘋果執行長賈伯斯發佈 iOS 4.0 的同時,宣佈蘋果的行動廣告平台 iAd,對象是 iPhone iPod touch大家可以在這個平台放入 AppApp 之內更可以加入互動性廣告,如同另一個 App,因為 iAd 直接放入 iOS,所以廣告仍在 App 內運轉,不會像別的系統廣告跳到瀏覽器。賈伯斯當時看好這個廣告平台,蘋果有了行動廣告,就可以與 Google 一較長短。
  但蘋果畢竟不是廣告起家,不像 Google 有深厚基礎,能力不足,終於五年之後,決定放棄,月前宣佈不再接受 iAd App,現有的 App 可以運轉到 6 30 日。
 

(六年以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宣佈 iAd。取自 arabmillionaires.net
  五年來,蘋果已經成為一家的成功硬體公司,營收大部份來至硬體的銷售,脫離小規模的廣告銷售,把精力放在硬體與服務上,未嘗不是聰明之舉。日前傳出 Google 付給蘋果 10 億美元,交換 Google Search Bar 可以安裝在 iOS,這是在另一案件的法庭透露的消息,原是雙方不願公開的事情。
   因為 Google 行動廣告的客源,大部份來自 iOS,以 2014 年為例,Google 的行動廣告 118 億美元的收入,其中 90 億來自 iOS,而這一年蘋果單在 iPhone iPad 的收入,就高達 1300 億美元,蘋果的硬體強勢,不得不讓 Google 就範。

Google 並非沒有問題,動用了 1000 名員工來清除壞廣告,對科技公司來說是一大筆人力,但必須這麼做,來維持一個健康的廣告生態。但蘋果逐漸退出廣告,不再受廣告所的牽絆,而專注於硬體的銷售與服務。觀察家說這是蘋果一個賭注,也就是假設顧客的滿意經驗重於廣告的潛在利潤,對蘋果的忠誠客戶來說,還是得值得。但對 Google 靠資料驅動廣告的營運來說,未嘗不是一項打擊。

蘋果執行長
Tim Cooke 從未掩飾他對廣告與追蹤技術的不滿,他說矽谷很多有成就的公司,都建立在取得顧客個人資料上,他們從每一個可以得知的地方索取,然後轉換成利潤,我們認為這是不對的,蘋果不會成為這樣的公司。

蘋果在隱私的保護上,業界仍然認為是第一名,像是讓
MAC 用戶私下保存硬體地址,關閉 Cookies 為預設,新的 Safari 可以封鎖廣告,封鎖 Cookies Pop-ups 選項早就存在,而 iAd 又將在年中結束動。現在封鎖廣告逐漸抬頭,當廣告主紛紛尋找機會聯絡他們特定的對象之際,這家世界級大公司卻推動沒有廣告的網路經驗。

越來越多的人對線上廣告感到厭煩,分散了注意力,讓人覺得侵入、危險、甚至是污辱,所以開始安裝封鎖軟體,安裝的人近年快速增加。根據
PageFair 2015 年廣告封鎖報告,全球有將近 2 億人使用封鎖廣告軟體,約占全球網路人口的 6%,過去 12 個月就成長了 41%,迫使線上出版業與廣告業設法反制。Yahoo Mail 就採取了強硬措施,如果發現瀏覽器裝有封鎖廣告機制,對不起,就不讓你進來看你的郵件。

封鎖廣告的設計,就是不讓
DOM 包含廣告,把已知服務廣告的網址建立黑名單,只要阻止瀏覽器連接黑名單的網址,廣告就被封鎖了。而反制封鎖正好相反,製造一個不在黑名單裡的廣告名單,所以廣告就可以顯示了。但封鎖廣告軟體會不斷搜尋,更新黑名單,持續阻擋廣告,反封鎖就會用軟體偵測網頁內是否有封鎖機制存在,如果發現,就拒絕展現網頁,如 Yahoo Mail

封鎖與反封鎖,聽起來像是網路的病毒與防毒,但廣告終究不是病毒,在技術上不斷攻防,反而失去廣告的原意。世界報業協會,在上週聚集了各國約幾十名報紙發行人,技術人士,隱私團體代表,以及許多專家,用一天的時間,認真的從各個角度,
研討廣告封鎖的問題、意見、不同的看法。

一天的討論當然不可能有結果,但有一個想法卻不失為可行之道,就是大家訂定「好廣告」的標準,封鎖軟體因為是「好」廣告,在職業道義上,可以放行,如果各方面能坐下來懇談,為了網路的活躍,或可相互諒解,達成協議。

至於蘋果能主導沒有廣告的網路?當然不太可能,尤其是對行動廣告影響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因為僅能封鎖
Safari 的廣告,卻不能封鎖 App 內的廣告,專家們認為影響不大。PageFair 認為封鎖廣告的趨勢是直線、而非曲線,大家高估了急迫性。不過蘋果大張旗鼓要淨空網路廣告,正好給機會讓大家思考一下「廣告 2.0」。
 


 

(六年以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宣佈 iAd。取自 arabmillionaire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