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投投票結果出爐後,英國電影工業領袖便預測這將會造成災難,獨立製片與電視聯盟主席Michael Ryan表示,「公投結果毀了我們的基礎,我們不知道將來如何與製片人、投資商和發行商合作。對我們而言,公投結果足以摧毀英國電影工業。」
英國電影不僅僅從歐盟得到補助,也會向好萊塢申請資源,或從英國國家樂透得到資金,因此英國電影工業未來的走向也難以預測。但下面仍將討論英國脫毆後,電影業可能面臨的五項改變:
可用資金大量減少
毆盟提供大筆資金給英國電影工作者,根據20位在英國具有影響力的製作人統計,歐盟的媒體計畫在2007至2015年間,挹注了超過一億歐元的資金,投資電影、贊助發行商或影展,也鼓勵歐洲電影進入原本難以進入的英國市場。當這些資金撤走,將會影響數百家公司的營運。
聯合製作者受衝擊
英國脫毆後,英鎊可能快速貶值,製作人可用的歐元或美金也會突然缺少。即便沒有英鎊在公投後貶值,英國電影工業的未來仍然悲觀。英國離開歐盟公約後,必須要與每個合作生產的國家重新單獨簽訂協定,使得英國電影工作者在尋找歐洲夥伴的障礙提高,同樣地,歐洲國家尋找英國資金也會變得更加困難。
歐洲電影可能在英國電影院內消失
英國電影發行商用歐元購買歐洲電影版權,而現在這些版權變得更貴了。如果障礙與關稅再介入,或歐盟的文化補貼消失,歐洲電影的輸出可能會快速減少。當然,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像《索爾之子》或《流浪的迪潘》這樣備受矚目的得獎電影,但其他較冷門的電影如《蘇博拉》等,之所以能夠上映全仰賴歐盟的幫助,當英國與歐盟分道揚鑣後,這些冷門電影又將何去何從?
英國電影也可能消失在歐洲電影院
英國脫毆也會阻礙英國製片人將他們的電影賣到歐洲市場。一群在業界有影響力的製片人在公投前便已指出,「我們的劇情片、電視節目和遊戲可以暢行無阻的穿越邊界,是因為歐洲沒有對我們限制配額或課稅」。過去十年,英國電影的出口有百分之四十出口到歐盟國家,英國若脫毆,將會影響到許多公司與員工的生計。而就如同歐洲電影也透過獲得津貼在英國上映,歐洲的電影院也會透過播放英國電影得到資金。
雖然這樣的自由貿易並非總是這麼完美,近期要創立數位單一市場的計畫也受到相當大的反對,因為這個計畫可能會使原本支持的公司倒閉。
70年代英國電影蕭條可能重演
如果英國脫毆已定,而資金也不斷減少,事情將會變得更加棘手。某製作人形容「這將是個重大打擊」,另一位製作人也表示,「這是可怕的消息,讓英國電影業成為產業中的賤民」。但問題是,這樣的減少會是暫時的,還是英國電影業將重演70年代的產業蕭條?當時因?許多觀眾流失、電視競爭和好萊塢資金撤出,導致英國電影逐漸消失。即便有小規模的復甦,英國仍然花了二十年才讓產業重現新的曙光。而英國脫毆後,這樣的打擊可能再次發生。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6/jun/24/less-cash-fewer-movies-meltdown-how-brexit-may-affect-the-british-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