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會前半小時,頂著花白的俐落平頭,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的胡元輝和工作人員一起搬著桌椅、一起場佈,空氣中還不時震盪著他爽朗的洪亮笑聲。
2016年12月2日,台灣第一個以深度調查報導為主的群眾募資平台weReport(調查報導公眾委製平台)舉辦五周年茶會暨新書發表會。第一任weReport執行委員會召集人胡元輝說,每年的茶會除了感謝捐款人對平台的支持,也讓提案人和捐款人之間有互動交流的機會。另外,他們每年也會藉此機會推出新書,希望對當前的新聞生態有一些正面幫助。
在地翻轉 希望對媒體生態發揮正面力量
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希望專書對台灣媒體生態產生正面幫助。
今年推出的新書《在地翻轉》,以社區媒體作為報導焦點。胡元輝說道,台灣近十年來,「小到一個街里、大到一個鄉鎮」出現一波社區媒體的興辦熱潮,這本新書整理和記錄了台灣16個社區媒體,包括高雄美濃的《月光山雜誌》、台南西區的《正興聞》、南投縣的《大埔里生活網》、台中東勢的《山城週刊》等。這16個社區媒體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近五年才成立,《在地翻轉》即是台灣第一本探討社區媒體新趨勢的專書。
胡元輝表示,希望出版專書對社會有一點幫助,讓社會公眾注意到社區媒體的興起現象,且願意採取支持行動。「這也回應到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成立的初衷,我們推動和發展各種優質新聞,希望對台灣民主或社區發展有幫助。」同時也是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的理事長胡元輝說。
捐款可抵稅 期許更多人支持weReport
現任召集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羅世宏說,weReport自2011年12月成立以來,提案數已累計七十多件,今(2016)年度的提案數有十二件,平均每個月一件。他指出,在過去的提案中,有些案子可能因為比較小眾或是議題的屬性等,累積捐款的速度緩慢、金額也較少,但如果有募到三成,weReport會用平台本身的經費挹注,以補貼差額。「可能沒辦法補貼到百分之百,但也許能補貼到七、八成的經費,讓提案人仍然可以完成有意義的專題。」羅世宏說。
羅世宏提到,weReport有兩個捐款方式,一個是直接捐給提案人,另一個是捐給平台。他解釋,如果捐款人不清楚有那些案子可以捐款、或暫時沒有想支持的提案,同時又信任執行委員的話,可以直接捐款給weReport平台,由五個執委共同討論各案子可挹注的金額,讓提案人有機會完成報導。羅世宏說,weReport隸屬於優質新聞發展協會,捐款人的捐款屬於公益募款、也可以抵稅,他期許未來可以有更多人願意參與和支持。
存在就是力量!
「改變是緩慢的,但存在就是力量!」weReport執行委員、台大新聞所教授林麗雲說,weReport在公民社會裡占有一定的角色。她說,雖然weReport不一定對社會造成明顯的改變,但它存在就能讓有志於報導的公民記者、獨立記者有機會獲取資源,從事各類有意義的專題報導。
林麗雲表示,她期許未來有更多的公民記者參與提案,善用weReport募集需要的資源,也希望主流媒體多報導weReport的公民新聞。「希望台灣社會能出現更多公民機構、工作坊等,培力更多的公民記者、獨立記者。」林麗雲說。
一路相挺 以參與和捐款支持weReport
公民記者謝明海認為在weReport提案不難,想作報導就可提出申請。
「我是一路挺到現在!」既是weReport的提案人,也是捐款人的公民記者謝明海笑說,早在weReport籌備期間,他就因為胡元輝而知道這個平台。謝明海說,2007年四月公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正式上線,該平台主要由當時擔任公視總經理的胡元輝催生,謝明海七月就加入,後續舉辦的相關活動、課程他都會參加,後來也因為胡元輝而知道weReport。
現年71歲的謝明海精神奕奕地說,「主要就是來支持的,我這五年都有到!」謝明海表示,他雖然不是weReport捐款金額最多的人,但他笑說「我應該是捐款次數最多的!」他也補充說道,但這個「次數最多」要排除胡元輝,「因為胡老師好像看到很多貧苦交加,金額不夠的,最後都會補上一筆」。
除了謝明海,感恩基金會、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新頭殼董事長蘇正平、《看雜誌》、工商協進會、中華電信、台大意識報等單位也都到場參與及表達支持。同時也是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蘇正平表示,以社會企業成立的新頭殼雖然經營不易,但他相信weReport這樣的非營利組織是可以存續長久的。
提案門檻低 有心作報導都可申請
公民記者謝明海在weReport上總共提過三個案子,其中兩個討論遊民議題,另一個是出於關心weReport的立場,提出憂心和期許。
謝明海說,提案其實沒有什麼門檻,只要想作報導都可以善用這個平台。雖然他自謙的笑說,當初想成為公民記者是因為「呷飽太閒(台語)」,但實際上他對攝影、文字記錄都很有興趣,近幾年也很善用各種公民平台發表報導作品。今年他在weReport發表的遊民議題「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 再提遊民大夢」,緣起於他在2012年的提案「我的遊民大夢」,持續關心遊民的洗澡問題,希望能促使政府採取改善政策。
謝明海在weReport上的感謝詞說道,「感謝 weReport 接受這個小小的提案並且審核通過,使得這個抽象的『我的遊民大夢』能夠以具體作法提供社會各界參考,或許可以藉此管道達成幫助遊民的心願」。他對遊民及各類議題的報導,也希望持續透過weReport讓更多社會公眾關注,進而達到改善現況的可能。
到場參與的中正電訊傳播研究所學生林家驊因為所上的老師胡元輝、羅世宏而知道這個活動,他另外找了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研究所的鐘文志共同參與五周年茶會。目前在從事文史藝文和地方發展相關研究的鐘文志說,他本來完全不知道weReport,現在他可能會思考未來如何在weReport發起提案,讓他有機會作更多有意義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