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傳媒界炮轟谷歌和臉書雙重壟斷/何鉅華(資深媒體人)
英國國會近期研訊關於假消息的問題,英國新聞界趁此機會,書面陳情,直斥網上假消息氾濫問題乃美國兩大互聯網巨頭谷歌和臉書一手造成,責無旁貸。
新聞媒體協會(The News Media Association, NMA)批評谷歌和臉書為「假新聞公司」,又指兩者在網絡環境中已形成所謂雙重壟斷局面。該協會促請英國政府對谷歌和臉書施加規管,以免英國跟隨美國要面對假消息問題趨向惡化。
傳媒界之滿肚子怨氣,實不難理解,皆因在新媒體的沖擊下,生意大不如前,印刷版收入連年銳降,惟得寄望網站增加收入抵銷,雖然英國整體網上廣告正一年比一年多,可惜偌大的比例都眼白白被美國兩個新媒體巨頭奪去。數據可說明一切,去年,英國的廣告總額約200億英鎊,其中互聯網廣告佔約85億英鎊(上漲了17.3%),但大部份都入了谷歌和臉書袋中。英國傳媒界警告說,到2020年,英國網上廣告70%以上都將落入這兩家巨頭手上。
新聞媒體協會向國會提交的聲明中說:「假新聞公司比真新聞公司更易在網上做起來,因為他們毋須專業新聞採集的開銷。在當前的數字新聞環境底下,專業新聞採集的開銷真是難堪負荷,然而,那些互聯網平台單靠發佈內容已能獲利豐厚,利潤更遠勝於創建內容者。」
「假新聞在社交媒體上快速傳播。社交媒體利用電腦運算,猜測用戶所喜好的內容,而不是評估消息來源的質量,就直接將用戶連接消息。隨著這個方式,也吸引了渴求在數字環境的觀眾的廣告客戶。」
對數位程序化廣告的批評
新聞媒體協會的聲明特別批評谷歌和臉書所採用的投放廣告方法。NMA指出:「數位程序化廣告的方法,是依據人們點擊、分享或按讚的情況跟蹤運算,當他們一瀏覽時便放上相關廣告。在這情況下,甚至最有信譽的品牌或政府廣告,都有可能不經意地在發佈假新聞的網站和其他不適當的地方出現。」
NMA警告說:「假新聞真正危害社會。其害處是獎勵盜版行為,散播陰謀論,導致資財(廣告)由真新聞轉向假新聞之上,既削弱真新聞的聲音,減少真新聞的接觸面,又破壞真新聞在現實生活中主導公共話語權的重要作用。」
「假新聞在美國是一個重大問題,在英國現也條件成熟。與美國的同業一樣,英國新聞界也受到谷歌和臉書的雙重壟斷,和新形式的數位廣告投放方法的擠壓,而且,廣告經常會繞過真新聞而投向了假新聞。」
新聞媒體協會會長Ashley Highfied表示:「谷歌和臉書至今對虛假消息的回應並未能緩解人們的憂慮。他們只是自我選擇負起某些責任,而且都是一些最低限度的就算了。」
該協會呼籲英國的電信監管機構Ofcom調查谷歌和臉書及其他同類平台對英國媒體生態的沖擊,全面檢討對他們的監管狀況,以及追究其對獲利的內容所須負上的責任。
此外,該協會並促請英國政府的資訊專員公罯(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應該就谷歌和臉書在收集和銷售用戶個人資料方面的強勢地位進行調查。
一般來說,英國的報紙和新聞網站都受到版權法律的約束,不可竊取他人作品,要麼買回來,要麼原創出版的內容。谷歌和臉書則從不承認自己是新聞媒體,而受惠於歐盟法律的慷慨版權豁免保護,可以大量轉發他人的新聞報導。
說來說去,看來錢仍是箇中關鍵,就是分一杯羹吧。NMA在聲明中表示,一個解決之道是這些數位平台巨頭應向新聞發佈者付費使用內容(專業製作和版權新聞內容)。
英國新聞界一向反對政府規管,現今卻要求當局整治兩大互聯網巨頭,施加監管,無非冀求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做到在法律面前,任何發佈內容者,一視同仁,公平看待。
可參閱報導:
http://www.pressgazette.co.uk/government-told-by-uk-news-publishers-it-must-tackle-facebookgoogle-duopoly-to-stop-fake-news/
http://www.pressgazette.co.uk/news-industrys-plea-for-regulation-of-google-and-facebook-is-not-hypocrisy-it-is-a-cry-for-fairness-and-for-protection-against-exter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