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據報導,假新聞影響了美國總統選舉,中國宣布了其「互聯網管理」制度,宣示了言論自由因其能夠對選舉產生的影響力而被扼殺。


 
  「中國正在加強互聯網管理,」附屬於共產黨傳聲筒《人民日報》的小報《環球時報》的一篇社論中如此寫道。 「西方民主制度似乎無法解決」互聯網帶來的問題和衝突。該報補充道。
 


  在選舉前流竄於臉書上的假新聞甚至傳播到中國。最初發佈在包括Breitbart在內的挺川普(pro-Trump)網站上的文章被直接翻譯成中文,並在該國的社交媒體平台上被分享。


 
  在中國,假新聞和偽記者的問題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人們經常利用記者的身份來惡意威脅企業,企圖勒索錢財。


 
  在一個經典的案例中,一名記者收取超過7萬美元的報酬為代價,寫出關於建築設備製造公司的負面報導,導致其股價暴跌。


 
  但當局利用此一現象,作為大範圍審查的理由。2013年,政府針對模仿推特的網站新浪微博上「散播謠言的」有影響力的用戶發動打擊,但該行動被大眾認為意在企圖阻止對執政共產黨的批評。


 
  最近,中國當局已經對他們認為損害社會凝聚力的「假新聞」取得控制,這些內容包括影響上海房價的「謠言」或政府指會增加城鄉居民對立的報導。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網路空間行政部門發布了新的規定,旨在遏制使用了在社交媒體上被和諧的資訊的報導數量,聲明「禁止使用傳聞來製造新聞或利用猜想和想像力歪曲事」。


 
  新聞媒體不能在沒有預先批准的情況下使用社交媒體上的訊息,當局如此指示。


 
  最近,行政部門的一位高級官員建議,應該建立一個數據庫,以確定互聯網用戶的真實身份,以便他們可以進行「獎勵和懲罰」。
 


  中國對互聯網擁有大規模的控制權,許多國外網站,包括臉書、谷歌(Google)、推特和YouTube,都被一個被稱為「防火長城」的政府計劃封鎖。

 
  該國的強力的審查制度激化了在中國領導層調查腐敗案件時的媒體失能問題。最近的一道指令禁止了中國網站直播美國大選。


 
本段作者:Benjamin Haas
 


巴西


 
  巴西的假新聞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左翼總統迪爾瑪.羅塞芙(Dilma Rousseff)在2014年的選舉險勝以及今年8月她遭到的彈劾爭議之後,巴西國內政治意見兩極分化,而其重要性也與日俱增。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巴西報告,從2016年4月開始,在彈劾過程中,羅塞芙和她的支持者稱政治動機操弄的政變開始醞釀,而在臉書上五個被分享最多次的新聞故事中有三個是假的。


  
  Pensa Brasil(想想巴西)網站分享的一篇報導偽稱,聯邦警察在調查為什麼羅塞芙給了大型肉品公司Friboi高達300億雷亞爾(90億美元)。該報導被分享了90,150次,位居分享量第三。


 
  去年,巴西記者塔伊.那爾朗(Tai Nalon)離開了她在巴西大報Folha de S Paulo的工作崗位,新任職於Aos Fatos《往真相去》(To The Facts)——巴西第一個事實檢查網站。
 

一份報告指出,隨著迪爾瑪.羅塞芙(Dilma Rousseff)彈劾案加緊進程,臉書上五個被分享最多次的新聞故事中有三個是假的。


 
  「有很多假的消息,」那爾朗在一封電子郵件採訪中說,「但我會謹慎地說,這個問題類似於在美國發生的事情。」相反地,她說,懷抱政治動機的傳媒重新詮釋和扭曲現有大型新聞媒體的報導,而他們所傳遞的很多是比純粹的謊言更偏頗的意見。
 


  但是大量的假報導在巴西充滿小道消息的網路上流傳。

 
  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醜聞的兩年被稱為「洗車」(Operation Car Wash)的調查行動,是羅塞芙遭到彈劾的主要因素。雖然她本人從來沒有被指控貪污,然而許多她的黨內同志已官司纏身,且醜聞導致大量的街頭示威呼籲她下台。


 
  BuzzFeed巴西版這個月發布了一則報導,內容是和調查行動相關的假報導如何見報的比真實報導還多。今年,10個瀏覽量最大的關於「洗車」的假新聞故事共被分享了390萬次,BuzzFeed引用臉書的數據指出這一點。10個瀏覽量最大的真實新聞則被分享了270萬次。


 
本段作者:Dominic Phillips


 
——————————–


作者:Kirchgaessner, Benjamin Haas, Dominic Phillips, Elle Hunt and Michael Safi


編譯:賴昀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6/dec/02/fake-news-facebook-us-election-around-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