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在美國大選之後,線上假新聞主導了公眾討論,《衛報》記者將在此解釋假新聞是如何扭曲了世界各地的政治情勢。

 


義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的海報,時為義大利接近公民投票之日。倫齊政府一般被視為虛假的線上宣傳所針對的目標。


 
德國


 
  德國主流政治圈對於假新聞當道 可能對下個秋季將舉行的聯邦選舉產生的影響顯得愈加緊張。假新聞和俄羅斯的干預行動—不是操弄發佈假新聞的網站,就是透過駭客或者散播錯誤資訊—都被視為對民主進程的嚴重威脅,尤其是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後。


 
  從梅克爾(Merkel)是東德祕密警察單位the Staxi成員的謠言,到說她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女兒,德國人證明了他們亦是容易受假信息影響的一群。


 
  到目前為止,最顯著的衝擊德國的假消息例子發生在今年早些時候,據報導一個叫做麗莎.F(Lisa F)的俄羅斯裔13歲女孩在柏林被來自中東的難民強姦。這件事被俄羅斯和德國媒體廣泛報導。報導中謂,她在去學校的路上被綁架並遭強姦。


 
  這個攻擊事件經證明是被製造的,正如柏林的警察局長迅速指出的那樣。根據柏林的檢察官辦公室指出,該名女孩和認識的人待在一起達三十個小時,且醫學檢驗證明她並沒有被強姦。


  
  但因消息在社交媒體和俄羅斯新聞網站上廣為流傳,數以百計的人上街頭抗議這起「攻擊事件」,其中還包括極右派和反伊斯蘭團體。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甚至指責梅克爾政府「在地毯下清掉案子」,柏林當局因而高度猜疑克里姆林宮方面故意要製造麻煩。


 
  該不實報導被懷疑是由俄羅斯傳出,目的在於破壞安格拉.梅克爾的難民政策。她因為對烏克蘭問題的堅定立場而被視為俄羅斯的眼中釘。據聞,其最終目標是動搖她任內的國內穩定,因她已宣布將第四度角逐總理之位。

 

 有些人懷疑13歲女孩被難民強暴的假新聞是為打擊德國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而捏造。


 
  在接受《鏡子》雜誌(Der Spiegel)訪問時,德國國內安全機構BfV的負責人漢斯喬治.馬森(Hans-Georg Maaßen)指責俄羅斯使用KGB式的錯誤信息技術。


 
  梅克爾在上週前往聯邦議院時表示:「如今我們要面對假網站、自動程式、巨魔,這些東西會更新自身,用某些演算法強化所散佈的想法,而我們必須學會處理它們。」


 
  假新聞也傳播到鄰國奧地利,並被用來在本週末的總統選舉中抹黑兩名候選人。其中最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對綠黨支持的獨立候選人亞歷山大.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的攻擊,他的競選對手試圖傳播他患有癡呆症,並且健康情況惡劣的消息。


 
本段作者:Kate Connolly


 

緬甸


 
  一個緬甸朋友最近這樣說:在過去,人們去茶館得到新消息。現在,他們去臉書(Facebook)。


 
  在連續的軍事政權之下被隔離數十年之後,緬甸的5100萬人民在電信改革後於2014年迅速地開始上網。他們飛越了撥號上網和桌上型電腦的時代,而從手機和社交媒體開始入門。對許多人來說,臉書就是互聯網的同義詞。


 
  緬甸人第一次在臉書上見識百家爭鳴的景象,對他們而言這是一個相當活躍,同時也帶著危險的空間。


 
  連同「#foreveralone」標籤和大批臉書本位媒體機構更新的新聞,臉書的新聞發送被塞滿了虛假的內容,其中大部分帶有宗教仇恨色彩。由於緬甸國內佔大多數的佛教徒和少數穆斯林人口之間的關係高度緊張,許多人都易於相信關於伊斯蘭教和其信徒的荒唐謊言,那些謊言往往是由民族主義者以此為目的所設立的帳號來散佈的。

 

  一位穆斯林記者最近成為這些帳號運作下的受害者。一個廣受關注的民族主義者貼出了他與一位不知名的羅興亞(Rohingya)穆斯林好戰分子的合照。該則貼文聲稱他參與了對邊界警察的攻擊,並要求立即逮捕他。


 
  所幸這事沒有發生——該條貼文最後被刪除,但是在此之前它已被超過3,000人分享出去。這件事暗示了一個假新聞在如緬甸國內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可能具有可怕的力量。


 
本段作者:Poppy McPherson


 
——————————–
作者:Kirchgaessner, Benjamin Haas, Dominic Phillips, Elle Hunt and Michael Safi

編譯:賴昀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6/dec/02/fake-news-facebook-us-election-around-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