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著綿綿細雨的周六下午,上百位聽眾湧入華山文創園區拱廳,共同在假新聞橫行的當代社會中,探討媒體所能發揮的民主功能。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17年度春季思沙龍系列,以「時代動態 思考民主」為題,此系列最後一場「顛覆真相!媒體如何繼續做民主柱石?」由《商業集團》執行長王文靜擔任主持人,《報導者》創辦人暨總編輯何榮幸主講。


 
  活動一開始,主辦單位先帶著大家觀看德國NDR電視台拍攝的紀錄片《謊言拍立得》,內容以許多流傳在網路空間裡的假新聞為案例,如2015年ISIS發布一則小男孩處決兩名俄羅斯間諜的影片等。紀錄片團隊走訪英國BBC、法國24電視台、德國聯邦情報局等機構的新聞專家和辨識假訊息的專業人員,破解及分析假新聞的本質和現象。「我們到底是活在真相當中,還是謊言當中?」王文靜說,紀錄片不但拋出這個重要的議題,也指出現今社會中,我們面臨的是一場資訊戰爭。

政府帶頭製造假新聞 台灣也不例外
  

 


  
  「在後真相時代裡,媒體還能成為民主基石嗎?」何榮幸以近期美國川普政府發布的假新聞為例。美國為了向北韓施壓,總統接受媒體專訪表示,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群駛向朝鮮半島,但後來美國海軍公布的照片卻證實卡爾文森號前往印度洋演習,駛向與朝鮮半島反方向的海域。「由政府製造的謊言和假新聞,永遠不會消失。政府永遠會企圖混淆視聽,達到他們想達到的政治宣傳目的和效果。」何榮幸直言,從世界霸主美國到邪惡帝國的ISIS,「沒有人不做假!」


 
  台灣政府製造的假新聞同樣具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早期威權時代,國民黨為了反共目的,虛構越南難民絕筆信的「南海血書」事件。民主時代裡,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則是假造「南線專案」事件,用以掩蓋貪腐事實。何榮幸說,「我們對假新聞不陌生,因為在台灣這就是現在進行式!」


 
只問立場不問真假  陰謀論讓民主失靈

  
   何榮幸表示,《謊言拍立得》看到英國BBC建立事實查核機制,以及網友公民力量的反撲,但這只是我們對假新聞的第一層理解和回應。第二層應探討的是「假新聞為什麼廣泛流傳?大家真的沒有分辨能力嗎?」


 
  回到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一則「教宗支持川普」的假新聞廣泛流傳。後來事實查核機制和相關人士都證實為假新聞,但川普的支持者仍不斷散播該則新聞。何榮幸說,第二個層次探討的是「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真假」,代表我們面對的是社會的撕裂和對立,也是假新聞產生的深層困境,「在後真相時代裡,我們面臨的是陰謀論,這影響了訊息接收者後續採取的行動。」


 
  陰謀論讓民主失靈,而媒體和名嘴在其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媒體本來不是這樣的!」何榮幸回想,1999年他擔任《自由時報》的市政府組長,當時的時空環境較具有政策討論和辯論的公共空間,媒體和官員能在媒體版面上對於台灣的短、中、長期發展,進行不同的思考跟對話。但18年後,陰謀論幾乎完全覆蓋了公共對話空間。他說,當前台灣社會的每個環節,包括政府、媒體、從商者,任何領域的社會改革者,幾乎都面臨一樣的問題:「陰謀論成為民主的主旋律」。


 
  何榮幸認為,我們不見得沒有能力分辨真假,很多時候是知道真假後,還加入許多陰謀論、動機論的猜測,「這樣的猜測讓台灣的民主徹底失靈,不管藍、綠,只要推行改革都面臨一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