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有比政府更加善待少數族群嗎?
6/14,位於倫敦的格蘭菲塔(Grenfell tower)付之一炬。
這場惡火為特里莎•梅伊(Theresa May)政府帶來嚴重的後續影響。梅伊政府剛剛才以非常接近的票數在選舉中驚險地贏得執政權,現在其住房和社會政策在究責調查中受到嚴厲的檢討。
抵達現場的記者們受到居民的抱怨。當地居民表示,過去他們試圖提高居住安全考量時,卻遭到媒體忽視,直到這場火——這場悲劇——忽然使他們有了新聞價值。
那些針對大樓所使用的易燃卻便宜建材所進行的安全性檢討報導,將格蘭菲塔那焦黑的廢墟變成了根深蒂固社會不平等的象徵;成為了控訴政府沒有照顧好最弱勢族群的證物。
在對待少數族群方面,英國的主流新聞媒體做得比政府更好嗎?關於許多複雜的議題方面——如住房、不平等、撙節、種族和階級因素交互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是:不。
「令人震驚的是,那些通常被大眾無視的人:貧窮的黑人和棕色皮膚的人是倫敦的生命線,他們是計程車司機、清潔工、餐飲業者在,他們卻在這個可怕的悲劇中有著強烈存在感,」華威大學社會學教授阿伍果•艾默朱路(Akwugo Emejulu)說。
「這是一場最糟糕意義上的奇觀。」
「如同大部分的新聞報導,這一則也是看圖說話的。只要大火被撲滅了,首相特里莎•梅伊就有了和消防員合照,讓她自己看起來十分關注這件事的機會。」
梅伊選擇不見任何居民——受災戶——直到火災後第二天;當時她是在鎂光燈前見居民們的,而她從大樓側門離開的舉動,讓她被追逐並被罵是懦夫。
首相也許害怕各種消息會在此刻如病毒般傳播,擔心撰寫報導的記者們直截了當的在這個議題上進行抨擊——例如忽視、不關心窮人。
「媒體卻忽視了很多這類的故事,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對記者的沖天怒氣,」獨立作家和學者瑪雅•古德費倫(Maya Goodfellow)解釋道。
「因為不僅這些議題沒有被報導,這些人甚至沒有可以被聽見的平台,所以現在只有在這個巨大的悲劇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他們才能真正地談論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而這應該要在我們已經知道這是一個問題之前就能做到的事。」
這不是第一個在災難發生之前極少被追蹤關心的新聞故事——媒體沒有發現迫在眉睫的危險的警告一再出現,即使它急迫得如同災難正在發生而生命正在消逝。
對居民感到同情的大多數英國新聞媒體向政治家提出了嚴峻的問責,然而在絕望的居民衝進當地市政府時,這股同情似乎消失了。
而當英國最惡名昭彰的右翼小報想找到怪罪的對象時,他們略過政府、安全控管問題和所有那些無人理睬的警訊,反而將焦點鎖定在某些事——和某些人——身上。
「《太陽報》(The Sun)和《每日郵報》(Daily Mail)一貫以非常種族主義意識的頭版,煽動種族仇恨,」《衛報》(The Guardian)家居版的特約編輯唐恩•福斯特(Dawn Foster)說道。
「所以我並不驚訝,他們已經決定不把重點放在消防安全問題上,反而對焦一個人,一個家裡起火的人。所以我不覺得這個人除了成為《每日郵報》和《太陽報》的保守立場找來的代罪羔羊外,有什麼好責怪的。」
受訪者:
華威大學社會學教授阿伍果•艾默朱路
《衛報》家居版的特約編輯唐恩•福斯特
《巨大首都:倫敦為誰存在?》作者安娜•敏頓
獨立作家與學者瑪雅•古德費倫
————————–
編譯:賴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