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做為台灣有數的新聞獎,每屆受邀擔任卓新新聞獎的評審,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深入討論,選出當年各個獎項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僅是鼓勵這類作品在內容中傳達的新聞精神,同時也是將新聞獎的榮耀頒給為了跑出這條新聞、製作出這條新聞的新聞工作者。
只是在現今的新聞工作環境中,不論是台灣社會對於記者的價值貶低、不信任感,又或者是數位時代中,記者比起以往需面臨更多的挑戰以及勞動權上的壓榨,都讓記者工作增添許多不為人所道的辛酸;第十五屆的卓越新聞獎頒獎典禮上,擔任頒獎者的卓越新聞獎董事林元輝,曾感嘆業界的變化,有時讓身為學院老師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學生。
但仍有許多記者在這個圈子中默默地耕耘,不只是每屆獲得卓越新聞獎的得獎者,還有其他每天扛著電腦、揹著相機、揣著錄音筆穿梭在各個新聞現場,將他們的所見所聞透過文字或影像傳達給讀者的記者。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記者」這個職業,絕對不僅僅是鄉民口中的「妓者」,卓越新聞獎《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將在接下來的期數中,不定期刊出不同路線記者的受訪文章,希望透過這些採訪內容,能讓讀者對於記者工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替數位時代下的記者工作留下一些記錄。
《傳媒與教育電子報》主編 田育志
—
受訪記者:Shizuka
所屬媒體:平面媒體
入行資歷:三年
負責採訪路線:體育線
記者工作可以造成改變 即使只有一點點也好(上)/郭馨棻
Shizuka大學就讀的是語文創作學系,與中文系類似,特別的是學院內設有傳播學程,當時請業界記者至學校講課,那是她認識記者工作的起點。Shizuka認為記者是一個可以造成改變的工作,即使只有一點點,也能夠為某些人的生活帶來變化,光是這樣,對她而言就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大學畢業前她到了中央社文教生活組實習,她在這次的實習中發現了體育新聞的有趣之處。Shizuka一直很喜歡聽故事,透過體育報導,總是了給予她源源不絕的故事,一個又一個獨特內容深深的吸引著她。於是新聞研究所畢業後,她很確定自己要往記者之路走去。
一開始她在報社內擔任副刊編輯,不久後報社內的綜合體育線、棒球體育線與消費線開缺記者,Shizuka因此主動爭取擔任棒球體育線記者。Shizuka分享到,她看待新聞媒體這件事或許較為傳統,消費線必須接觸業配文的機會高,侷限報導的方向,她認為自己無法接受,希望能夠從事找出新聞點、分享故事的體育記者。
體育記者的人脈培養
Shizuka本來就鍾愛棒球,選擇從事棒球線體育記者完全是將自己的興趣延伸,讓興趣與工作結合。有些人或許會好奇,當棒球成為每天必須面對的工作不會久了就覺得無趣嗎?Shizuka笑著回答,這對她而言毫無影響,因為記者工作除了看棒球比賽外,還會挖掘出體育賽事背後的故事、教練的想法、球員的練習歷程等,這都是身為觀眾所無法接觸的故事,能夠透過文字將故事呈現於大眾媒體上,對她而言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然而即使對新聞工作充滿熱忱,記者仍然有其必須面對的挑戰。Shizuka回想初當記者的日子,每天起床一睜開眼睛都覺得「好可怕」,因為一開始是新聞界菜鳥,她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也不知道如何找到受訪者。當時的焦慮,有賴長官的協助,帶領她認識業界的受訪者,作為她投入棒球新聞界的開端。
Shizuka表示,體育記者高度依賴球員作為消息來源,她花了至少兩年的時間培養自己於球員圈的人脈,累積受訪資源。球員人脈的累積之所以不容易,是因為這些職業球員其實並不一定樂意受訪,他們只要把球打好,就能夠掌握穩定的收入,成為受訪者要是說錯話,很可能會影響球團或個人聲譽,吃力不討好。
因此Shizuka認為,對於她作為一個記者,她誠心地與每位球員建立友好關係,並且細心處理每位受訪者的發言,避免為受訪者帶來困擾。同時她更強調,球員受訪者必須培養,若一開始無法與一線球員建立關係,她就先和二線或新生代球員聊聊,掌握球隊的方針,慢慢培養球員圈人脈,這對很少開記者會的體育記者而言相當重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