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時代的提問:怎樣算是假新聞?(下)/賴昀編譯


 
《太陽報》,無所不能抑或無能為力?


 
  這是《太陽報》帶來的影響嗎?有這麼多紙媒支持保守黨,為何特里莎•梅伊未能在國會大選中取得勝利?保守黨的領導不被這個世代接受了嗎?


 
  所有那些在2016年將英國脫歐視為令人驚喜的勝利,並認為此事象徵過往紛爭都將遺留在老派紙媒的人們在時隔一年之後,看法出現180度大轉彎。這樣的改變促使寫出許多反柯爾賓文章的《太陽報》的西敏寺特派員鼓吹「左翼」為「邪惡右派報紙」下個定義:它們無所不能,亦或無能為力?

 
 

 2016年:嗚!邪惡右翼報紙煽動脫歐,怒吼!2017年:哈!邪惡右翼報紙對選民沒有影響力。選一個吧,左翼們。


 
  然而,慫恿所有的專欄作家選邊站,是過度簡化長期困擾英國政壇的問題。

 
  根據《英國新聞公報》(the UK Press Gazette)的研究報告,四大具保守黨色彩的報紙——《太陽報》、《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和《每日快報》(the Express)的每週讀者總數為8.7億,不到4700萬選民的五分之一。然而線上讀者的數目遠遠大於這個數字,同時讀者群的數目也不能反映出紙媒對電視新聞和網路新聞的影響力。


 
  在去年的全民公投中,對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進行簡單的「是/否」投票,對移民的恐懼成了具有誤導性的小報頭版——大抵像是「讓我們進來:我們來自歐洲」。一個興高采烈的《太陽報》編輯在宣布脫歐派的勝利後不到一個小時發了簡訊給我,激昂地說道:「平面媒體的力量太大了。」


 
  今年的選舉由於很多原因而有所不同,部分原因是年輕投票人數激增,其中超過60%支持勞工。對於這些年輕選民來說,左翼的社交媒體明星,如Captain Ska或者包括Novara、倫敦經濟(the London Economic)和金絲雀(the Canary)等網站,提供了對新世代而言更契合、與老人們相左的觀點。
 


  然而,根據YouGov的分析,《太陽報》的160萬讀者中有30%投票給工黨,這可以被視為證明該報對柯爾賓持續不斷的攻擊沒有效果。在2015年,有24%的《太陽報》讀者投給了愛德•米利班(Ed Miliband)。


 
  工黨聲勢上漲主要是由於英國獨立黨的支持度下滑,後者在兩年前得到19%的《太陽報》讀者支持,在今年6月份時卻降到3%。雖然這些選民中的許多人選擇轉向有59%的《太陽報》讀者支持的保守黨,柯爾賓的支持率仍在報紙上以尖酸刻薄的標題「不要將英國丟到柯爾垃圾桶(COR-BIN)」搭配他的頭出現在一個垃圾箱裡的圖片那日達到很高的數據。


 
  《太陽報》和《每日郵報》對工黨的報導幾乎是完全負面的。來自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證據表明,在不受社會歡迎的政治宣言發出之後,關於梅伊選舉活動的正面新聞效益都被抵銷。


 
  在網路媒體的幫助下,工黨可能避過了攻擊,但這麼高比例的中間選民意味著,《太陽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繼續對政治有影響力,無論我們如何看待它。《太陽報》可能不再有能力贏得政治勝利,但至少現在還是可以左右政治情勢。

 

——————————————-


編譯:賴昀


原作者:Jane Martinson


原文網址: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7/jun/18/a-question-for-a-dystopian-age-what-counts-as-fak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