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別再上川普的當(上)/林佳樺編譯
2015年12月15號,位於拉斯維加斯,唐納•川普在CNN舉辦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強調他的重點。
自從川普總統開始執政,媒體在公眾利益上的報導可看見令人感到振奮的復甦,記者們在報導白宮的新聞上重啟了一股使命感,吹起調查報導的復興風潮;這些改變都可以幫助新聞媒體改善其受損的可信度。
但這樣的「媒體復興」同時又必須跟一個較不讓人欣賞的趨勢抗衡:新聞媒體總是把報導焦點放到自身身上,媒體這種唯我主義(solipsism)的趨向就跟川普總統的玻璃心式的自戀一樣不恰當。
川普總統常常用他的推特(Twitter)帳號發文羞辱媒體記者。今年二月他也在推特上說「假新聞」是「美國人民的公敵」,這樣的批評在最近已經演變成全面的惡意攻擊:川普不但詆毀MSNBC的米卡•布里辛斯基(Mika Brzezinski),也在他的推特帳號上發佈了一個粗糙不堪的美國職業摔角(WWE)現場的後製影片 ,影像中他本人重擊倒在地上的人物,其頭上還打上我的前公司—CNN—的標誌。
這些推特貼文沒有任何真實性、充滿性別歧視,而且讓人感到反感。這些貼文徹底違反了傳統上該有的禮節標準,而且不避諱地呈現對媒體報導自由的徹底輕視。CNN的資深媒體記者布萊恩•史塔特(Brian Stelter)就明白地指出:川普的目的就是要「摧毀任何挑戰他的媒體窗口。」
「川普藉由羞辱式的個人攻擊來轉移目標焦點,並如他所願地讓整個情況更錯綜複雜。」
想當然而的,很難不去回應川普這些推特貼文,但是這些不誠實、充滿性別歧視又讓人反感的貼文就只是川普一貫的作風。現在這個時刻,評論家們要明白一件事:川普總統現在積極把媒體貼上「假新聞」的標簽的行徑,就如同當初他在競選時,分別給他的對手取了「小小馬可(Little Marco)」和「歪掉的希拉蕊(Crooked Hillary)」這樣誹謗性質的綽號一樣。川普藉由羞辱式的個人攻擊來轉移目標焦點,並如他所願地讓整個情況更錯綜複雜。
希拉蕊•柯林頓和馬可•魯比歐都知道跟川普鬥爭這些不但沒有任何益處,在政治手段上也不具戰略性價值,但許多媒體還是忽略前人那些得來不易的教訓,迫切地要反擊川普。跟總統進到這種對峙角力關係絕對不是件好事。
舉例來說,在接連幾天報導川普反CNN的推特貼文後,網路媒體發佈了一篇文章,指出有一名匿名Reddit使用者發佈了其中一種人身毆打版本的影片。文章中其中一句話似乎暗示著CNN會揭露或是「人肉」這位Reddit使用者,這樣的言論也挑起川普網路上的支持者們在推特上激烈地發佈一些誇大的貼文。CNN—原本是這個報導中的受害者—最後變成只能採取守衛自身的態度,因為國內的各個報章媒體出刊的內容只關乎新聞媒體的專業倫理,而非川普總統讓人不齒的行為。
——————————-
作者:Jessica Yellin
編譯:林佳樺
原文網址:http://www.latimes.com/opinion/op-ed/la-oe-yellin-trump-media-solipsism-20170707-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