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業能擁抱「正當性」新理想嗎?(下)/涂敏編譯
當然,身為一個30歲的美國退役軍人記者,我仍相信自己的報導是客觀的。但是,當我在做報導時,我選擇的故事與我所做的假設,意味著我遺漏了我的保守派朋友們所在乎的事。
某些保守份子對媒體的意向性總是有點偏執,但他們並沒有錯,因此,一旦有機會,託有線電視和網路的福,他們就會去尋找願意信任的替代新聞來源,而且新聞業本身也被科技所拆解,提供了人們接收各種新聞來源的環境。如今,由於訂閱模式的成長,媒體開始改變與顧客的關係,而此刻正是媒體應該擁抱正當性理想的時候了。
以正當性取代客觀性的原因是,這樣比較民主。根據定義,客觀性是指那些別人不能針對你表達的事物。新聞記者們藉由宣稱客觀性為理想,奪走了觀眾們的自主決定權。
相對地,正當性便是由觀眾向新聞機構傳達的,這是新聞機構從人們身上獲得正當性的唯一途徑。在金錢會扭曲標準的市場機制之下,民主並不完美,因此以正當性作為新聞的理想,更能貼近自由新聞業的真諦—公開挑戰權力的能力,而不是宣稱客觀事實的能力。
若你去除自我欺騙的客觀性,仍能享有一個具有正當性、訴求特定觀眾的新聞產品。從部落格到國際新聞網絡,都是透過具體實踐贏得正當性,而不是透過繼承或用金錢買下地方電視台。正當性是不同於單純的市場需求考驗的理想,市場的成功無法成為不受歡迎的報導甚或是錯誤的擋箭牌,但正當性卻可以阻擋一切,正當性也能增強可信度。相較可信度可能是片段的(對先前未知事務的單一報導)或是個人化的(一個醫生報導醫學新聞、人脈廣的政治線記者),正當性更加制度化,通常是由整體新聞機構所擁有。
所以,為什麼正當性對記者之外,對任何人來說也都很重要?因為正當性能夠賦權公民,讓人們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並且不再怪罪媒體讓其他人做出不好的決定。現在,如果你真的想要瞭解攸關自身生活的議題,你不用再依賴單一真相的新聞機構提供相關資訊,也無須在未獲相關資訊時責怪新聞機構的懶散。現在你可以靠你自己了,親愛的讀者們。如果你還想活在「迴聲室」中,儘管去吧,但你不能再說你在逃避「主流媒體偏見」了,因為已經不再有所謂的主流,現今的媒體會根據政治光譜上不同政治家與選民的立場形塑自身政治傾向。如果你想要更多新聞來源,就積極去尋找,或是付費獲得更多新聞來源就更好了,如此一來,各種聲音都能被聽見。
————————–
作者:Fuzz Hogan
編譯:涂敏
網址:www.newamerica.org/weekly/edition-174/journalisms-new-id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