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傳媒早幾年竊聽成風,狗仔隊橫行之下,記者的好人形象已大不如前,連至政府當局近期也編製一份指南敦促民眾有事發生後當記者來接觸時要小心應付。
這份指南是由內政部與數字、文化和體育部聯合編製,專門教民眾如何應付傳媒。指南說記者「有時真惱人,也令人駭怕的」。當局提醒民眾當記者要採訪時「如果您不想就大可不理」。
指南忠告民眾若不想跟傳媒談話時怎麼辦──大可刪除在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並要留心傳媒或會利用在這些公共領域上取得的信息。
指南有一段以「您為什麼想跟傳媒講話?」為題的內文中說到:「在可控制情況下與傳媒溝通有時會很有用,既可滿足傳媒對消息的需要,也可減少您受到詢問的數量。有關做法包括發表一份聲明,由自己讀或找別人讀出,亦可用書面發出,並在有限時間內回答記者的問題。不過要知道,提供信息有時會帶來追訪和吸引更多興趣。在某些情況下更要小心一些,例如其他人正有危險或調查仍在進行當中。」
另一部份是關於跟記者談話時須注意之處。「如果您跟新聞界講話,您首先要清楚您想講什麼,並考慮記者會問什麼問題,您會如何作答。 要記住,您不必回答任何問題,但傳媒則可能利用您所提供的任何信息,即使您已跟他們說好要保密或不作紀錄。」
「另一些做法則是,您可叫朋友、家人或者僱主代您跟記者講話。如果您想講一些敏感事情,您或要考慮先問一下律師的意見。」
「有些公關代理專門處理跟傳媒打交道,這會有所花費。我們在此不作介紹,您可以向公共關係學會或公關顧問協會查詢。」
政府發佈的指南又提醒民眾如果覺得受到傳媒「壓迫或騷擾」,或者不滿有關報導之時可以聯絡「獨立報業標準組織」(Independent Press Standards Organisation)。
可參閱報導: